株洲芦淞区4万志愿者活跃在“创文”一线
■记者 刘芳 凌晴 通讯员 林子其 郭灿
5月3日下午4时50分。远远见到T4路驶来,站在株洲“南方外国语学校”站牌前的杨毅红,伸手示意一长溜排队的学生注意秩序,“不要急,一个一个来。”一个孩子一掏口袋发现还差5毛钱,迟疑着不敢上车,杨毅红麻利地将一张纸币塞在他手里。
从2007年起,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杨毅红所在的“夕阳红志愿者”都会在寄宿生放假返家时,出现在4路、T28路和T30路公交车的始发站,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志愿服务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测评指数。如今,芦淞区已有4万多名志愿者活跃在“创文”一线。
志愿服务团队134个
“夕阳红志愿者”是中航工业南方公司的老年志愿者团体,已吸纳了近400名公司退休职工,是我市目前人数最多、志愿活动丰富的老年志愿者团体。
2012年5月,芦淞区成立全市首家民间助残志愿者协会——“橄榄枝”助残志愿者协会,主要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康复、教育、就业、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该协会已开展各类助残志愿服务活动300多次,帮助残疾人上千人。
近年来,芦淞区大力组建志愿服务队,充分吸纳专业知识人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湖南省志愿服务网络平台,该区已注册志愿服务团队134个。
建立重点服务对象“档案”
2012年5月,芦淞区在建设街道率先推出“180”“一键通”党员服务活动,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和留守儿童等免费配发专用手机,并供24小时义务服务。
目前,该“便民服务一键通”服务模式在全区推广,已为重点服务对象配发“180”手机410台,共有8000多名党员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今年5月初,为创新、优化志愿服务活动,该区龙泉街道组建志愿者爱心协会,成立矛盾纠纷调处、政策宣传、物资配送、邻里互动4支服务队,建立重点服务对象“档案”,发放“爱心存折”,记录志愿服务的类别、次数等,进一步完善社区志愿服务。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目前,芦淞区成功创建10个社区“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并与22家文明单位“结对”,共同策划并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请身边人讲身边的不凡事
唱一首歌曲、诵一段经典、看一部短片、讲一个故事、作一番评议、送一份祝福……5月6日下午,在芦淞区社区学校,区示范道德讲堂向100余名中学生传递“励志”的信念。
道德讲堂,是学习雷锋的窗口,是提供崇德向善的平台。目前,除了示范道德讲堂,芦淞区11个乡镇、街道机关和46个社区均已建立公民道德讲堂,发挥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的正面示范作用,发现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