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八旬老人照顾盲子盲孙30余载:我是他们的眼(图)

2013年08月13日 14:36
来源:中新网 作者:谢道玖 刘相琳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图为龙荣培正在地里掘土豆。 谢道玖 摄

 图为失明的姚盛清坐在家门口等待父亲龙荣培回家。 谢道玖 摄

中新网重庆8月12日电 (谢道玖 刘相琳)一块、两块、三块、四块……秦巴山脉旺乐山下的农田里,一个头戴草帽、身着红色上衣的老人正用力挥动着锄头,将埋在地里的薯块一一掘起。

12日,记者顶着烈日,一路辗转寻到了现年81岁正在田里忙活的龙荣培,只见他边擦拭着脸上的汗珠,边把番薯装进竹筐,“这可是我们一家的口粮……”他满足地笑笑,“不能让家里的两个盲孩子(51岁的儿子和21岁的孙女)饿着”。

拄着锄头,拱着背,龙荣培边走边与记者聊起了他与两个孩子的故事。

儿孙骤然失明不离不弃扛起重担

已过耄耋之年的龙荣培是重庆巫溪县塘坊镇石柱村人,三任妻子二死一离家出走,曾育有的8个孩子7个先后离世。对于唯一在世的儿子姚盛清,他投入了全身心的爱。

然而,姚盛清16岁那年的一天清晨,他像平常一样起床准备干活,一睁开眼睛便觉得视线变得模糊,四周的东西看不清楚。从那天开始,姚盛清的视力每况愈下,直至最后失明。

就这样,龙荣培照顾起儿子的饮食起居,这一干便是35年。每天帮他煮饭,穿衣,洗漱,天气放晴的时候带姚盛清晒晒太阳……待一切收拾妥当,龙荣培再拿着农具下地干活。

“将来我老了,清娃一个人在这世上怎么过得下去?”龙荣培忆起了给姚盛清领养个孩子的缘由。

1992年龙荣培收养了一个弃婴,取名姚俊。然而姚俊1岁多时,突然患了不知名的眼疾,久治不愈的她最后也失明。

赶夜路磨破数十双鞋 只为治好儿孙的眼

“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手电筒,赶夜路极不方便。”姚盛清至今还清楚记得,他失明后父亲白天干活,晚上或趁着月光或打着火把赶路,只为带他求医。

自从孙女姚俊失明后,夜晚的乡村小路上,龙荣培身边又多了一个矮小的身影。

偶然听说巫溪马镇坝有一位老医生善治眼疾,龙荣培晚上收工回家,顾不上吃饭,背着姚俊拉着姚盛清就赶往马镇坝。从旺乐村到马镇坝,来回近百里的崎岖山路,他想都没想带着两个孩子就出发了。

晚上7点多出发,走到马镇坝的时候已半夜11点多。等看完病已是凌晨1点多。回到家,龙荣培脱下布鞋才发现鞋子竟已穿破。

文峰镇的草药医生、胜利乡的土专家、县城大医院的眼科大夫……只要听别人提起能治疗眼疾的医生,他就会带着孩子们马不停蹄地赶去。每年赶过的路远不止千里,磨破的鞋有数十双。

“现在家里有台17吋的旧电视,但孩子们却看不见,只能听声音。”龙荣培说,姚盛清小时候最喜欢看电影,但那时却没钱买电视,现在孩子们看电视,他就坐在旁边,给他们当“解说员”。

继续守护盲孩子:“我是他们的眼”

这些年,一家人吃饭问题全部落在了龙荣培身上。龙荣培将家里的5亩地种得满满当当,一个人肩挑背磨,他家的地没有一分荒芜。“正常年份,能收苞谷2500斤以上、洋芋7000多斤、红薯上万斤”,龙荣培说。

几十年来,龙荣培唯一得力的干活助手就是家里养的耕牛。每逢春耕时节,他就会牵着耕牛在村子里“卖牛工”。“帮别人犁田翻地一天,就能换回8块钱。”龙荣培显得很满足。

打柴、喂猪、做饭,在农村这些一般都是妇女干的活,但在龙荣培家则是他的份内活,“去年,我还喂了3头猪,年底卖掉的1头重285斤,换了2000多块。”

“只要有我在,这家是垮不掉的。”龙荣培说,他想永远守护着两个盲孩子,“我是他们的眼,替他们看这个世界。”

 
[责任编辑:童声杨] 标签:老人照顾盲子盲 我是他们的眼 龙荣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凤眼观榕

凤凰网湖南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