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湘游︱专访土司王后人彭司礼:永顺土司王朝与芙蓉镇的历史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网约湘游︱专访土司王后人彭司礼:永顺土司王朝与芙蓉镇的历史

凤凰网湖南讯 有这样一个部落,在中国封建制度的包围下,历经九个朝代的风雨未改其姓,凭借其地处武陵山脉的特殊位置,盘踞一方,延续着自己的独特文明,维持着实际意义上的独立王朝,称雄八百余年!

这便是湘西永顺的彭氏土司王朝——一个充满着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土家族政权。

芙蓉镇,是这个王朝的第一个都城,依仗酉水便利的交通,一度是湘西地区繁华的商业重镇,见证了土司王朝的起落兴衰。古韵悠长的石板长街,临水依依的土家转脚楼,飞檐翘角的深深庭院,鳞次栉比的商家店铺,都令人依稀可闻当年土司王的霸气。

阔别千百年,当土司王后人再一次踏足这个曾经的故都,他又将讲述一段怎样荡气回肠的往事呢?这不,永顺彭氏土司王第四十二代子孙、湘西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彭司礼老师来到芙蓉镇,溯源了那段八百余年土司王朝风云史,和这个传奇王朝与芙蓉镇的渊源故事。

01.彭老师,请问您与土司王是什么关系?您和芙蓉镇又有什么渊源呢?

彭司礼:我的祖先叫彭士愁,江西人。他从江西来到芙蓉镇的时候正是公元910年,已经是一千零六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彭士愁的父亲叫做彭瑊,当时任靖边都指挥使兼溪州刺史,派他来管理湘西,所以他第一站就来到芙蓉镇。彭士愁有几个儿子,大儿子叫彭师裕,去了永顺老司城,二儿子叫彭师杲,去了保靖。而我就是二儿子彭师杲的后代,那么算起来我就是土司王的第四十二代子孙了。

02.芙蓉镇在土司王朝设都之前就有“小南京”、“楚蜀通津”的美誉,是怎么得来的呢?

彭司礼:芙蓉镇以前叫做王村,很早以前在西汉的时候就是酉阳的县治,现在的酉阳县志里面有记录,它是湘西自治州四大名镇之一。坐落在酉水之滨,这里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渝,下达洞庭,自古就是永顺通商口岸,商人货物川流不息,非常繁华。

03.当时土司王是为什么来到芙蓉镇,又是什么机缘让他把都所建在了这里呢?

彭司礼:我认为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王村本来就发达,王村在西汉时期就是酉阳县治所,所以其它地方条件没有这里好;二是方便与他父亲彭瑊的联系,通过酉水“楚蜀通津”的便利,可以很快到达沅水联络他的父亲,从而得到各方面支持。

04.当时土司王朝在芙蓉镇建都的历史有多久呢?

彭司礼:要从910年算起来的话呢,应该是58年,据有关资料介绍,土司王在公元968年就离开了芙蓉镇。

05.建都的这58年里,土司王为我们芙蓉镇做了哪方面事情?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彭司礼:在这58年中,土司王彭士愁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叫做溪州之战,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这场战役就在王村打的。何以证明呢?溪州铜柱上有记载,铜柱只有二千六百一十四个字,其中清楚的记载了溪州大战的来龙去脉,证明了中国的土司制度是从这里开始萌芽、开始发展的。

我们中国的土家族也是因此而形成的,彭士愁等老祖先通过联合其它少数民族以及其它姓氏的部落,组成了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习惯、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的新的一个共同体,形成了现在的土家族,所以王村又有“土家之源”之称。

06.既然芙蓉镇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为什么土司王最终又搬离了这里呢?

彭司礼:溪州铜柱记载了几句话:“尔能恭顺,我无科徭。本州税赋,自为供赡,本都兵士,亦不抽差”,这几句话就是土司制度的显著代表,盟约确定,你只要服从我,那么楚对溪州属地就免征赋税,不抽兵差。但是铜柱上还记载有一条:“乃迁州城,下于平岸”,意思是签订盟约之后,那你就不要住在高处,你得迁到低处较平的地带去,这样才能方便联系。所以是因为盟约要求的原因,土司王才选择的迁都。

当时打仗是公元939年,在公元940年立的溪州铜柱,铜柱立下之后楚王就要他搬走,但是彭士愁却赖在这里一二十年没走,直到公元968年他才迁走。可见,彭士愁老祖先对王村是恋恋不舍。

07.土司王迁都老司城之后跟芙蓉镇肯定还有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怎样一种关系?

彭司礼:溪州大战的时候,彭士愁已经五十多岁了,而迁都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迁都是他的儿子完成的。一开始是迁到现在的“弄塔”,又因为弄塔地方比较小,待了一段时间后就又迁到会溪坪去了。迁到其它地方后,王村这个地方就成为了土司王都的下属机构,土司王派自己的女婿来管理这块地方。

08.迁都后,芙蓉镇对当时的土司王朝有一个什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呢?

彭司礼:王村这个地方是一个交通枢纽,从保靖过来途径酉水,从老司城下来走猛洞河,从澧水那边过来都是在这里集中,给北京送楠木是在这里集合的,土司王去浙江抗倭所有部队也是在这里集合的,所以王村这个地方,是抗倭出发点,是给国家送楠木的集中点。

09.刚刚您说到抗倭,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土司王抗倭的故事吗?

彭司礼:这就要从签订盟约那根铜柱讲起,以前打内战,签订盟约以后边界划好了,合同也写好了,大家就要和国家保持一致,从这时候起,土司王的后代奉国家的征调有五十八次,其中最感人的一次就是到浙江抗倭。

彭翼南是彭士愁的第二十多代子孙,他当时才十八岁,因为他的父亲当时被征调贵州后病死他乡,他马上接班上位,紧接着就接到皇帝的圣旨要到浙江抗倭,于是带领三千子弟兵就赶去了抗倭前线。彭翼南的爷爷叫彭明辅,已经六十四岁了,他看到自己的孙子才十八岁就上了战场,他不放心,又带领两千兵前往支援。爷孙俩在抗倭前线共同战斗,并且取得了王江泾大战的胜利。抗倭胜利之后,当时的皇帝给彭翼南颁了“东南战功第一”的牌匾,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不多的。

10.听说土家族的“提前过年”和“牛头宴”跟抗倭也有关系,您能给我们说一下吗?

彭司礼:“土家年”就是提前一天过年,为什么要提前一天过年呢?这里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抗倭,因为永顺彭氏土司接到皇上圣旨以后赶时间出发,大家没有时间过年了,土司王就马上组织大家一起,把所有的菜,肉、杂碎、小菜、豆腐等等合在一锅,叫做合菜,吃了合菜后马上出发。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奉调出征外地,都与出征有关。那么土家族从此以后就有了提前一天过年的习俗,现在所有的土家族都有这个习惯。说道牛头宴就颇有故事来源了。我们土家族祖先叫做社巴,祭社巴的时候我们都会杀一头白水牛,杀完之后就将牛头割下来摆在桌子上来祭祀祖先,因为牛头的肉都是精肉,通过大火炖煮以后很好吃,这样传下来以后,就形成了牛头宴,成为我们土家族的一种习惯传统。

11.您刚刚还提到了芙蓉镇的码头当年为北京运送楠木,历史上确有其事吗?

彭司礼:湘西位于武陵山腹地,楠木是湘西的特产,现在湘西的地名中,有很多就叫做楠木村,现在老司城的山上还有一株很大的楠木。因为楠木的材质很好,不容易腐烂,长得又很直,所以国家要采购楠木,那我们就主动送上去。送了楠木以后呢,皇帝就给土司王很丰厚的回馈,这样子关系也拉近了。运送楠木的事,彭氏家谱里有记载,墓碑石刻也有记载,我前往故宫查阅了相关资料也有记载,证明我们的楠木送到了故宫。我到十三陵博物馆的时候,墙上专门公布十三陵的木料来源于湖广布政使司下辖的永顺军民宣慰使司,所以事实证明我们确实送了楠木。

12.当时所有的楠木都是从我们芙蓉镇码头运送出去的吗?

彭司礼:确切地说,王村是一个转运码头。因为楠木比较重,运送过程中底下需要垫一层轻质木材,所以运到芙蓉镇之后需要重新打捆装运,因为芙蓉镇河道有一道弯,水流比较平缓,在这里重新整理之后就送到北京去。

13.我们有统计当时运送到北京的楠木数量吗?要去深山釆楠木,是不是很艰难?

彭司礼:相关资料记载,一共送了八次,共有三千多根楠木。当时采楠木非常艰苦,因为有记载,当时“进山一千,出山五百”,上山砍楠木的时候,有蛇咬、有树塌、有病灾等等,很艰苦。

14.听说当时有唐伯虎啊等一些名人到我们芙蓉镇,您知道吗?

彭司礼:这很有可能,彭士愁家族有同文化名人打交道的传统,其老老太彭兹、老太彭倜、爷爷彭辅,分别是韩愈、洪迈、韩琦题写像赞。唐伯虎是明代人,此时已经是永顺土司鼎盛时期,来拜访彭氏土司是顺理成章的事。唐伯虎等一些名人名士是先到老司城再到芙蓉镇。因为芙蓉镇景观比较好,它有瀑布,交通又比较好,从老司城坐个木筏就下来了,这个在老司城的家谱内都有记载。

15.土司王在我们芙蓉镇还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彭司礼:彭士愁当时和马希范打仗的时候就有很多故事,因为当时我们整个湘西总人口只有三万人,马希范作为楚王,就派了五千兵集中攻打彭士愁。而彭士愁率领我们湘西老百姓,只要能拿起刀枪的都来作战,最后还是寡不敌众,王村被攻陷了。失守之后,他逃跑到九龙蹬,九龙蹬那个地方只有一条路可以上去,易守难攻,那马希范就放火烧山,土司王就率领一支队伍沿着小道逃跑了,逃到山林里面组织队伍与其对抗,结果将马希范的一员大将廖匡齐斩杀,楚王损失很大没有对策之后才选择了谈判。

彭司礼人物简介

彭司礼,男,土家族,现年71岁,中共党员,湘西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彭司礼曾在基层文化部门工作,先后获得中级、正高研究员职称。身上有土家汉子的淳朴和热忱,因工作出色,曾荣获全国农村文化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劳动模范。退休后,获得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他仍保有那份初心和热情,奔走于挖掘湘西民族文化内涵的最前沿,先后主编了《湘西土家族辞典》、《湘西土家语地名辞典》、《湘西州苗语地名辞典》、《湘西州土家语辞典》、《湘西州地名大辞典》等书籍。

在芙蓉镇,彭司礼深入研究此地民族文化,发现可以利用保存于此的全国重点文物——溪州铜柱,打造中国土司制度的标志性重点景观,从而以点带面,对芙蓉镇旅游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