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

图片名称

大招声逐海天远

天地同寿 日月齐光

历史川流不息,江山代有才人,多至车载斗量,没有人像屈原这样深受景仰垂千年之久。一位志行高洁的游子,悲壮自沉于汨罗,大招声逐海天远,最终与端阳融为一体。去国怀乡是悲剧,怀沙殉国是悲剧,悲剧英雄,精魂洞照清浊于天地。这就是屈原:他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园。[详细]

故国之情哀以思

余心所善 九死未悔

当中国诗歌还停留在四五个字一顿的时代,屈原用洋洋五千言,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悲怆与期待。这是一个民族的史诗。屈原,《离骚》,你记得这样的语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里是你我的家园,中国,湖南,为了这片钟爱的土地,“余心所善,九死未悔”。[详细]

光耀千古的理想人格

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说:“君子之进退生死,非一朝一夕之树立,惟极于死以为志,故可任性孤行也。”这里,王夫之强调的是屈原以死明志的人格态度。由明入清的王夫之,深感时代变迁对人格坚守的巨大影响。王夫之的评论,着力凸现的是理想文人的完美人格。王夫之的讲法是有道理的,屈原的人生是追求“美”的人生,在现实政治中要求推行美政,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形象的完美,在精神生活中追求人格理想的完美。[详细]

坚守独立自主不移的价值观

屈原之精神,集中表现在两个层次:一个是他对君王忠心耿耿,对故土热爱留恋。这种精神如果浓缩为一个词,就是“忠诚”。一个人对于生他养他的一方山水,会有着一种天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另一个层次,则是屈原追求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坚守一种独立自主不移的价值观,珍惜自己心灵的纯净,绝不会因为生存的艰难而污染,也不会蝇营狗苟,唯唯诺诺。在此后的历史中,这种独立自主也被逐渐放大,被蒙上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也成为对抗强权、反对压迫的一种精神。[详细]

没有屈原 中国文学将面目全非

中国文学史自从有了楚辞,特别到了汉代,得到汉高祖的提倡,可以说,整个中国文学都楚化了,因为它适用于整个民族的语调。要是没有屈原的作品,就不会有我们后代文学的这个发展,或者说我们后代文学的发展不会是我们现在走的这个路子。两千年来,所谓“读书人”几乎没有一个不读他的作品的,读了也没有一个不崇拜的。两千年来无数作家,没有一个不受屈原的影响的,没有一个不以屈原做模范的。所以扬雄以屈原比孔子,所以李白说屈原死了便“无堪与言”,所以苏轼说他终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只有一个屈原。[详细]

屈原形象的历史变迁:从忠臣到志士

悲剧人物

图片名称

在两汉文人心中,屈原生活在是非混淆、政治昏暗的时代,是一位悲剧人物,他的遭遇引起后世深沉的同情。[详细]

忠义圣贤

图片名称

在宋代学者看来,在儒家伦理堕落的时期,屈原孤身一人担当起君臣伦理的道德责任,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圣贤。[详细]

民族志士

图片名称

明末清初,学者只能在著述中寄托气节与情怀,屈原由此而成了富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者和满怀孤愤的志士。[详细]

一部漫长的迁谪史

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湖南是一个不为人瞩目的所在,江湖悠远,瘴气方言,让远客们吃尽了苦头。“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迷茫的又何止是屈原一人。三闾大夫的经历,只是这段历史的一个开端,今天已经拥有飞机、高铁的我们,无从想象,单凭车船舟楫,他们如何横渡浩淼的洞庭湖,如何穿越泥泞的修长驿道,来到地处卑湿的南荒,度过生命中最孤独的几年,甚至老死他乡,这就是迁谪。[详细]

贾生才调更无伦

太史公司马迁将屈原和贾谊合为一传,显然是认为两人有颇为相似之处。贾谊代表了那种报国无门的文人形象,他被贬赴楚地,倍感凄楚,而在他身后,无数遭逢贬谪的朝廷官员们,循江湖之路,历经湖南,留下了众多后世命名为“迁谪文学”的诗篇。韩愈、柳宗元……湖南这个远离国都的政治文化荒疏之地,只是他们的过道,“迁谪”是命运,是悲剧,他们在湖南的足迹并不深厚,只给所谓湖湘文化留下了淡淡的一缕痕迹。[详细]

先天下之忧而忧

贬官湖南,到宋代依然是常态,但让千百年来的哀怨之气为之一空的,反而是从未到过湖南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同样被归入“迁谪文学”,气象截然不同,“衔远山,吞长江,好好汤汤,横无际涯”,而传颂至今的,毫无疑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浩然正气,“湖湘精神”是在宋代被激活的,当“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替代时,湖南,便不再是遥远的蛮荒之地。[详细]

湖南迁谪文学名篇

吊屈原赋

图片名称

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傅,途经汨罗,感古伤怀,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后世遂以屈贾并称。[详细]

闵生赋

图片名称

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湖南柳州,他曾经效仿《楚辞》写了一组文章,《闵生赋》是其中一篇。[详细]

岳阳楼记

图片名称

范仲淹写下了流传久远的《岳阳楼记》,最为湖南人激赏的,当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详细]

屈原遗泽:宏识孤怀 涵今茹古

著名学者钱基博如是说: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人杰地灵,大德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古,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义以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详细]

王夫之:遘闵戢志 有过于屈者

王夫之精通楚辞,其思想及文学艺术都深受屈原精神及楚辞的影响。他自谓生于屈子之乡,不仅与屈原有着相似的遭遇,而且“遘闵戢志,有过于屈者。”续楚辞作《九昭》,歌咏屈原,旷世同情,“以旌三闾(屈原)之志”。此外,他还汲取楚辞艺术,创作有《禊赋》、《章灵赋》、《惜余鬒赋》等抒怀之作。晚年,他抱亡国之痛,发愤著书,所作《楚辞通释》,为楚辞学中的名著。[详细]

曾国藩:仰首呼虞舜 狂歌答屈原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氏,将士百战凋零之际,也曾经悲从中来,吊屈原,伤古今。他写给郭嵩焘的名作《得郭筠仙书并诗却寄六首》中如是说:“大雅悲沦歇,斯文久不尊。至情宜倔强,吾道有篱藩。仰首呼虞舜,狂歌答屈原。自非君子性,兹意固难论。”在乱世之中,他渴望能够出现虞舜太平世界;在梦想破灭之后,只得像屈原一样怀绝望之心离开朝廷,自绝沉沦。此情此意何等沉重![详细]

近现代湖南名人与屈原的文字渊源

谭嗣同:帝子不来山鬼哭 一天风雨写离骚

图片名称

谭嗣同生逢末世,亲历时艰,此时赋诗追怀屈原,他的境界也早已超越了元末郑所南和倪瓒的遗民之思。[详细]

王闿运:我年十五读离骚 塾师掣卷飘秋叶

图片名称

王闿运一生崇拜屈宋,酷爱《楚辞》。他在所作诗中云:“我年十五读《离骚》,塾师掣卷飘秋叶。”[详细]

毛泽东: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图片名称

毛泽东作《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详细]

屈原的家国梦

和众多以身殉道的历史人物相比,屈原在中国受到的认同程度是最高的。上至庙堂,下至民间,屈原的家国梦,与今天的人们并无二致:政治清明,国富民强,不必“长叹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这既是千百年来传承不断的政治理想,同样也是最为人们所期待的生活理想,我们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时,意义也正在这里。[详细]

屈原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屈原以其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屈原由于其忧愤深广的 爱国情怀,尤其是他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地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早已突破了儒家明哲保身、温柔敦厚等处世原则,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培养 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这是屈原及其辞赋对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详细]

民间纪念:屈原与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古称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又称“端五”或“端阳”。是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受到全国各地普遍的重视。端午节,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一段事迹,是为纪念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之死的。[详细]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汨罗江发源于湖南平江、湖北通城、江西修水三县交界的黄龙山,经平江入汨罗县境,流入南洞庭湖。全长二百五十三点二公里。它之所以闻名中外,并不是因为江水清澈见底,江岸如诗似画,而是因为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江岸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动情地说道: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详细]

楚辞精选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 长叹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 故将愁苦而终穷
  •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固将重昏而终身
  •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 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 苟余心其端直兮 虽僻远之何伤
  •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 何灵魂之信直兮 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惟灵修之故也
  •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汨罗江畔端午民俗:龙舟竞渡

图片名称

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汨罗江边听到一个外乡人说,秦军己经攻下了郢都,愤而投江,百姓抢救不及,自此之后,每逢端阳,汨罗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船竞赛,再现当时抢救屈原的情景。[详细]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包食粽子

图片名称

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常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色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详细]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悬挂艾蒲

图片名称

传说有一年端午过后,突然天降一场瘟疫,门前插了艾叶的全都免难,没插的则难逃厄运。事后,就有“五月五日午,屈原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之说,相沿成俗。 [详细]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饮雄黄酒

图片名称

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饮雄黄酒避虫蚁也就成了习俗。[详细]

结语:两千多年前,屈原闻郢都被秦军攻破,愤然怀沙自沉于汨罗,凤凰网湖南站谨以此专题,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云梦苍茫 江湖浩荡 爰有屈子 去国怀乡 角黍清香 龙船号响 三闾大夫 伏惟尚飨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凤凰网湖南站出品,欢迎收藏

    编辑:周凌峰 童声杨 王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