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长株潭丨“流动的长株潭”加速融起来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行走长株潭丨“流动的长株潭”加速融起来

图片

系列报道《行走长株潭》

长株潭都市圈是全国第四个国家级都市圈。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长沙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带动作用,走得蹄疾步稳。《长沙市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日前发布,明确了五大方面26项工作要点,包含108项重点工作、49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4327.6亿元,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多点发力。长沙广电新闻中心推出系列报道《行走长株潭》,记者行进式采访,发现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的每一个惊喜。

行走长株潭

“流动的长株潭”加速融起来

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推进,三市的要素流动更加高效。按照规划,到2025年,长株潭都市圈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于13%,长沙聚焦通道建设、智慧港口建设等领域,辐射带动三市实现更大区域的协同发展。

图片

长沙广电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崔一枝:行走长株潭,看见每一个惊喜。记者现在在长沙黄花机场的停机坪内,此刻,装卸员们正对这架全货机进行货物装载,2个小时后,它将起飞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航行时间13个小时,实现湖南本土货物从工厂出发,24小时就能抵达目的地。

图片

上半年,长沙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8.1万吨,同比增长19.3% ,其中国内完成4.8万吨,同比增长15.9%,国际完成3.3万吨,同比增长24.7%。目前,共稳定运行长沙至纽约、达卡、亚的斯亚贝巴等共8条货运航线 。

湖南机场物流公司国际保障(装卸)管理室副经理 毛彬宇:在货物快速通关和缩短机坪操作保障时间上面,都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方案,也是为了这架航班能够满载而行,顺利而归。

图片

7月1日,首列“湘粤非号”铁海联运国际全程定点班列从湖南株洲北站出发,20小时内抵达广州南沙港,再衔接海船发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非洲等地。自此,“湘粤非号”班列每周二、四、六18时和24时准时发车,最低发行车数41车,开启定时定点开行。该班列以株洲为主集结中心,辐射湖南省内其他地州市和毗邻省份,涵盖非洲、中东、东南亚和欧美等多个区域在内的国际海运线路,极大提升了运输时效。

广州港驻湖南办主任 彭光泽:联合广铁集团把铁路和港口,以及港口所拥有的航线优势,逐步推向内陆,跟广铁一起打造陆港联动,把出海口推到内陆企业家的家门口。

图片

如果说,基础设施架构硬联通是“大动脉”,那么各类配套服务就如同骨髓,所拥有的“造血能力”,让物流“流”得更快。这些年,长沙优化多式联运全程运输服务模式,推进新型智慧枢纽建设,让供应链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城陵矶港口集团长沙新港,现场管理员、行车工郑越兴手持遥控器,轻轻一按,5米开外,一个上百吨的钢材冷扎卷被龙门吊稳稳抓起。

图片

城陵矶港口集团长沙新港现场管理员 行车工 郑越兴:三个人的活,现在可能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不仅提高了效率,同时也保障了安全。像以前我们调这种货物的话,需要那些布袋,需要人去抓,一次不仅只能抓一个,而且危险系数大;现在有时候甚至可以调一车。

图片

流动的长株潭活力澎湃,前不久,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长沙—株洲—湘潭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力争到2025年三市间基本形成“两轴四核多极”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发展新格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828公里,国家物流枢纽及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达4个。

在地理版图上,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因湘江“串珠成线”,因长株潭都市圈政策“连线成面”,拉近视野,三市将多种运输方式如时针、分针、秒针般默契地协调在一起,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的动能正沿着时间轴稳步迸发,为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颗中部地区经济版图上的明珠正在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