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汉字会唱科技歌(各书己见)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精美汉字会唱科技歌(各书己见)

文 | 刘小兵

《汉字里的中华科技》,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戴吾三所著。全书选取70多个常用汉字,分农事、制器、技艺、认知等项,还原汉字蕴含的科技元素,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

每一个精美汉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意蕴深厚的人文故事,也藏着许多科技方面的丰富知识。在长常累月的省思中,他们逐渐发明和创造了古老的汉字。在我们今天所用的许多汉字里,依然能捕捉到农耕社会的累累印痕。在那个文明初兴的时代,除了繁重的农事,中国古人还学会了制造各种器具,掌握了各种复杂的制作技艺,并从中获得了对这个世界的清晰认知。这些农事、制器、技艺和认知,除了体现传统文化之魅,还真实地展现了我国古代科技的软实力。

我们可以通过精巧的汉字,一窥古老中国的人文样貌。比如我们常用的“家”字,它是会意字,来源于甲骨文的字形,上面的宀,表示房屋;下面是豕,豕就是猪;合到一起就表达出有猪才有家的意思。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远古时代,中国古人已经掌握了驯化野猪的技术,由此也证明,甲骨文盛行的商周时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再如耳熟能详的“农”字,创立之初,它本是一个笔划众多的甲骨文体。其原初之意,是手持工具除草,或在田间与山林耕作。后来,泛指农事、农业,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从古意森森的“农”字考据开去,不难发现,在商代的众多农业生产过程中,我国人民已经懂得了借助各种工具,开展各种劳动与生产活动。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农”字也在一步步演化,从它笔划的增减和意韵的延展上,我们亦能按图索骥地体察出中国古代科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从常用的汉字里,能管窥中国古代科技的丰赡镜像。从侍弄稼穑到日常生活,从器具制造到冶炼建筑,从统一度量衡到医学天文,毫不夸张地说,在各个领域各个维度里,都能见到古代科技的亮丽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品读这些意境深邃的汉字,就好像穿越了茫茫太空,跟随着古人,去领略古代科技的发展奇迹,那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就拿我们常用的“中”字来说,它的古体字像带有飘带的竿子,垂直立在地面上。表示日影不偏不倚,正处于中间位置。“中”字的产生,源于古代的测影记时,彼时,古人为了把握时间,通常会用竹竿立于地面,依靠投射下来的竹影长短,以了解时间的大致走向。竹竿测时,也因此成为最简单、最原始的测量天文仪器。又如“鼎”字,它最初是用来煮食物的容器,因其高大威武的制式,又成为国之重器的代名词。古时的鼎大多用青铜铸造而成,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展示了我国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青铜制作的成熟工艺,并且表现出绚烂至极的铸造水平,就是在当时的世界,也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

沉醉于《汉字里的中华科技》,就如同走进了中华科技的灿烂天地。以汉字为媒,以历史为桨,划进那片光彩熠熠的心湖,就让我们流连在文字的海洋里,漫步在科学的殿堂中,去尽情领略巍巍中华的博大与美丽吧。

原标题:精美汉字会唱科技歌(各书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