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调研组蹲点基层!湖南整治“两个主义”动真格
湖南
湖南 > 新闻资讯 > 正文

14个调研组蹲点基层!湖南整治“两个主义”动真格

原标题:14个调研组蹲点基层!湖南整治“两个主义”动真格

湘伴导读

近期,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工作机制组织多个调研组,分2轮赴全省各地蹲点调研,并形成了2个颇具分量的调研报告。

湘伴君了解到,为了听到基层干部的真心话,调研组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听汇报、不开座谈会,添双筷子、加把凳子 ,“沉浸式”体验基层工作的最真实状态,通过以下看上、以下评上,查找省直单位自身看不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调研组掌握了哪些形式主义隐形变异的新动向?又听到了哪些大实话?湘伴君从2个报告中为你梳理——

1

省纪委监委

94个问题交办27个省直单位

形式主义的病症在下面,病根在上头,主要表现为上行下效。通过以下看上,发现上级在制定政策、下达任务和工作方式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省直单位深挖病灶,对症下药。

今年6月底至7月初,省纪委监委派出7个调研组,深入14个市州的19个县市区、14个乡镇(街道)、5个村(社区)、9个企业和11个学校开展蹲点调研,共访谈493人,收集到具体问题414个。

调研结束后,对基层反映的问题逐一分析研判,将414个具体问题甄别整合成94个,涉及27个省直单位,主要集中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政策制定不接地气、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调研过多过滥、随意向基层转嫁责任摊派任务等方面。

随后,这些问题被反馈至各省直单位,要求对照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举一反三,改进工作。比如:

针对多头、重复执法问题,省生态环境厅系统梳理行政执法监管事项,强化与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执法联动,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开通全省电力环保智慧监管平台,安装远程监控,做到无事不扰,对轻微环境违法,以帮教指导为主,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针对基层分头对接、反复跑路问题,省自然资源厅抽调12名业务骨干组建重点办,全面承担用地审批事务性工作,真正由“卷等人”变为“人等卷”,单个项目省厅审批时限由39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今年1至8月,全省批准用地18.37万亩,同比增长20.7%。

针对基层反映的“学习强国”层层加码、有的地方对积分和覆盖率提出强制性要求问题,省委宣传部出台文件,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在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平台过程中,不搞强制注册、层层加码,不搞积分排名、考核通报,不得硬性规定学时学分,防止变“学习”为“刷分”。

针对各种“奇葩证明”乱象,省民政厅专项整治“社区万能章”“证明大本营”等行为,严肃纠正“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制度满墙”等乱象,推动全省所有村(社区)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

针对群众“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深入推进相关业务“网上办”,增加网上预约账号,延长业务办理时间,特殊业务上门解决,有效避免“二次排队”;省教育厅将55个行政和公共服务事项入驻省政务服务大厅,重新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事项入驻后,承诺办结时限平均缩短40%,审批环节减少20%。窗口运行以来,日均办件近700件,时限内办结率100%。

相关省直单位以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对照梳理了本单位和本系统存在的其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用整改实效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94个问题中,反映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11个问题,相关省直单位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消除误读误解。反映基本属实的83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或正在整改。

9月7日至15日,省纪委监委再次派出3个调研回访组赴9个市州、4所省属高校开展蹲点调研回访,实地走访84个基层单位、200余名干部群众。

不少干部群众表示,自己的意见建议得到了省委、省纪委、省直相关单位的认可和采纳,很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同时还反映了省直单位文件会议普遍减少、督查检查考核进一步精简规范、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办事服务提质增效等变化。

2

省委办公厅、省专项办

基层减负更加有感,发现隐形变异问题

为基层减负的实际成效如何?也应该由基层来评判。

9月21日-25日,省委办公厅、省专项办组织7个调研组,赴7个市的2县5乡镇开展蹲点调研。期间,共访谈干部435人,走访村(社区)、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医院65个,发放调查问卷468份。

基层反映,省委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条措施”“10条措施”出台以来,各级工作更务实了、减负约束更紧了、基层获得感更强了。各地普遍建立“对等开会”机制,乡镇党政正职走出会场、走村串户成为常态。

有干部反映,“待遇保障升级了”“帽子、票子、章子正在往基层倾斜”,“现在乡镇班子成员进城任职渠道通畅了,而且大多数安排了重要岗位,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有同志感慨,“省委抓基层建设力度很大,为基层干部免除了后顾之忧,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防汛抗灾等重大考验中,我们没有理由不咬紧牙关往前冲”。

调研组跟随基层干部的脚步,进村入户、上山下田,到退伍军人开办的生猪养殖场协调解决供电问题,到最偏远的村落走访信访老户,到软弱涣散村组织做思想工作,见证了基层“不管路程再远、困难再大,走就能到达,干就有办法”的生动实践。

有调研组旁听了某镇重点工作调度会,不搞穿靴带帽,直奔主题,2个多小时内,10多项工作全部协调部署到位。基层干部说,“通过深化整治,上级部门空泛表态少了、实际行动多了,督查检查少了、指导帮扶多了”。

有调研组在食堂就餐时,旁边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的同志听说有车辆超载,放下饭碗就走。有乡镇党委书记感慨地说,“我不做事,群众就会出事;我做事,群众就没有事。乡镇干部忙是本分、忙才安心”。

有调研组亲身体验了一场“屋场会”,不设主席台,不搞客套寒暄,村干部开场,老百姓说事,在畅所欲言中,水管开裂、路基坍塌、电线杆“拧麻花”、卫生“脏乱差”等一件件群众的“操心事”得到了解决。这些看得见的“微创新”“小变化”,一点一滴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同时,基层干部也反映了一些形式主义隐形变异的新动向,比如:

党政正式发文减少了,部门和议事协调机构文件简报却增加了;不让发红头文件,就改发不带文号的白头、便函。乡镇干部称,“有的文件好是好,就是看了仍不知道怎么搞”。

有的地方清理村(社区)挂牌,外面在清理、里面又加挂;视频会议层层套开,内容大同小异,有时过于频繁,成了新的负担。

有的地方和部门向基层下指标、派任务简单化、绝对化,甚至层层加码。某县部署电动车、摩托车智能防盗安装任务,也按人口基数派指标,有的村实在找不到那么多车,只得到处去“借”。

机械执行“一刀切”,无论大事小事,上面都要求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班负责;明明可以当场整改到位的问题,还要明确责任领导、做资料台账、参加会议,否则就要被通报。

文牍主义依然盛行,基层填表报数、留痕留档仍然不少。有的地方脱贫攻坚、综治信访、生态环保、拆违控违、防灾减灾等方面工作,每月甚至每周都要向上报表;同一类表格,内容差不多,不同对口部门要求不一、口径不同、格式各异,基层做了很多重复劳动。

居高临下频繁折腾,一些上级部门片面强调“属地管理”,动辄以通报、约谈、绩效考核扣分等向基层施压,实际上大部分责任都压到了基层。个别上级部门下来检查,口大气粗,随意发号施令,对发现的问题不听基层解释,有时不同部门的整改要求不一,下面左右为难。

3

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省委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继出台集中整治“20条措施”、深化整治“10条措施”,并成立专项工作机制,坚持以上率下、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

一些硬杠杠、硬要求得到较好落实,政策“含金量”正逐步转化为基层的“获得感”。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慢性病”“常见病”,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湘伴君了解到,借鉴蹲点调研做法,省纪委监委拟在县乡、高校、企业、工业园区设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常态化监测点,定期汇总省直单位在督检考、文件会议、调研、政策制定、决策落实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和问题线索,并及时反馈交办,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推动形成经常抓、持续抓的良好氛围。起底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并跟踪督办,对典型案例公开通报曝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推动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加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空对空喊口号,也不能坐在办公室“自拉自唱”,只有创新方法、深入实际,倾听基层呼声,回应基层关切,把小事当大事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用心解决,才能避免用形式主义做法反对形式主义,真正让基层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