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眼观湖湘|浏阳竹联村小微水体整治:治水美村 人人都是监护人


来源:凤凰网湖南综合

如何调动各方面资源,尤其是村民主动参与治水,是小微水体治理的核心要义。

导读:长沙目前记录在册的小微水体近16万,且大部分在农村。这些沟塘渠坝,过去“无人治、没钱治、散乱难治”。如何调动各方面资源,尤其是村民主动参与治水,是小微水体治理的核心要义。

“我们发现很多问题表现在河湖,源头却在小微水体。”长沙市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在9月份的一次工作汇报中说道。

小微水体,即沟塘渠坝,被称为江河湖泊的“毛细血管”。随着河长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微水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18年年初,长沙全面启动小微水体的综合治理,制定并发布《长沙市小微水体管护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小微水体摸底调查。3月底,长沙市河长办收集统计了15万9千余条小微水体信息。光是名录就有一大箱。

“这近16万小微水体,大部分都在农村,以前无人治、没钱治、散乱难治。”市河长办负责人说,“所以我们把小微水体治理,放在全市河长制湖长制推行和乡村振兴大局中来谋划。”

如何在乡村振兴和河长制的大背景下管护“小微水体”,净化“毛细血管”?湖南省浏阳市官渡镇的竹联村的“小微水体”整治经验,或许能给出一些启示。

竹联村水库桂湖。

「净化“毛细血管”,监护网络全覆盖」

竹联村位于浏阳河第一湾,境内有小二型水库一座,山塘51口,渠道42条。如何让分布散、数量多的小微水体管理“责任到人”,是该村河长制推行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在全村建立河道保洁员、社会监督员、义务劝导员‘三员’队伍,同时明确2名‘民间河长’,开设举报监督热线,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小微水体管护队伍中来。”竹联村党总支书记吴敬芳介绍说。现在他也是官渡镇的村级河长。

全村6个片区,每个片区设置河长和管理员,每条小微水体还聘请了一位社会监督员、一位义务劝导员、一位保洁员。 即使是只有半米宽、300米的水渠,也会树立一个公示牌,明确它的河长是谁、社会监督员是谁、河道保洁员是谁、义务劝导员是谁。

竹联村蔬菜公园灌溉渠公示牌。

在长沙市,这样的片区河长公示牌有5877块,片区河长5462名,让每个小微水体都有“监护人”。

在竹联村,小微水体不仅实现了“监护人”的全覆盖,每条河还备了一本巡查记录簿。河流管理员每周两次的巡河内容全部记录在上面,“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点评、一年一考评”,倒逼小微水体管护工作顺利推进。

随手翻看一本巡查记录本,就能清楚的看到河长巡查时发现了什么问题,处理措施和结果,以及处理前后的对比照片。

竹联村片区河长巡河记录本。

竹联村中州小区河长巡河记录本。

55岁的村民钟龙枧,是竹联村中州小区的河流管理员。有6口水塘、7条沟渠在他“名下”。总长2880米的巡河工作,他每周需要走上2次。

6月22日,他在经过东冲河油铺坝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不少漂浮物和杂草,他就马上打电话给河长、也是村干部李昭武。不到一会,一位专门的保洁员就来清理了。

竹联村小微水体河长制公示牌。

竹联村小微水体中州小区河长制“三员队伍”。

“我们还有一个群,有人如果要外出,就会在群里喊人帮忙巡河”,钟龙枧说。

治水离不开群众支持,也离不开资金扶持。从2018年起长沙市财政计划在三年内投入3亿元用于小微水体管护治理。除了专项经费,官渡镇还充分调动可以利用的部分涉农资金。,“比如利用‘国土整理项目资金’完成了今年的河道清淤工作”。官渡镇副镇长苏杨辉介绍说。

竹联村则借助田园综合体试点示范工作,先后整合环保专项资金、两型示范村庄建设专项资金、林业绿色庭院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等多方资金投入到“治水美村”中。同时发动村民、企业家、热心人士助力治水工作,累计筹集治水资金300余万元。

「“村民感受到好处,不可能不参与”」

在钟龙枧看来,义务巡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和蔬菜生产息息相关。

他管理的“蔬菜公园灌溉渠”,是他工作的蔬菜合作社重要的灌溉水源。“每年农业局来检查都要在渠里抽水取样。”这让钟龙枧意识到,水渠水质好坏直接关系生产。

钟龙枧工作的蔬菜合作社,大面积种植包菜、苦瓜等蔬菜。

他回忆,以前种菜要去渠里挑水,和老伴两人一天才能浇2亩地,又累又慢。近两年村里开始整治沟渠塘坝,使用生态砖修整沟渠,还有一个闸门将水引上来,利用植物净化的同时,再通过喷灌和滴灌技术对农田进行灌溉。

蔬菜公园灌溉渠,渠壁使用生态砖。

“现在一个人一天就能浇30亩地,还大量节约了水源。”他夸赞地说,“这都是书记带头搞的。”

钟龙枧工作的蔬菜合作社使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

钟龙枧口中的书记吴敬芳,从2004年开始担任竹联村党总支部书记,至今已14年,熟悉村里情况,颇有治水头脑。

“村里工作,最难做的就是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小微水体整治也不例外。”吴敬芳感慨道。

从2013年搞环境整治到现在的治理小微水体,吴敬芳经历了村民们从排斥到主动参与的过程,他说:“根本方法,就是让村民们感受到‘好处’” 。

“首先生活环境变美、变好,村民自己感到很舒服。另外,利用发展美丽乡村、推进河长制这些政策契机,可以帮助他们发展一些经济,村民有了收入,不可能不参与。” 吴敬芳说。

俯瞰竹联村“诗画中州”项目。图片来源于网络。

田园综合体“诗画中州”项目是竹联村发展美丽乡村与小微水体整治相结合的很好例证。该项目包括花海观光、蔬菜种植、民宿、美食体验等多种元素,其中整治后的“水塘、沟渠”清澈明亮,阳光照射下,喷泉里现出一道道彩虹,成为园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竹联村中州山塘。

「试点“人工湿地” 80户居民生活污水“净了”」

引用生态技术,是竹联村小微水体治理的又一亮点。

在竹联村蔗棚小区,一块约200平方米、种满了风车草、鸢尾等植物的地块,被称为“人工湿地”。

这其实就是一项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它看上去像一个普通的花园,但其实包含了格栅池、水质调节池、接触厌氧池等多种环节,在经过表面植物的吸收净化后,足以保证附近80户村民的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位于竹联村蔗棚小区的人工湿地。

“虽然前期要投资60余万元,但后期不需要电、不需要人、不需要设备。效果还好。”吴敬芳说。后期维护的便捷,对村级管理很有利。

目前,“人工湿地”技术已在浏阳、岳麓区等多个村庄落地。长沙市计划在年内完成11座建制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89座小型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生态湿地建设,实现全市建制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除了人工湿地,竹联村还有一项名字美丽的生态技术,在竹联村遍“塘”开花。它叫做“绿岛”。在学术上又称为“生物浮岛技术”。

在水面上架设框架种植如鸢尾花、美人蕉等浮岛植物净化水质,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座座绿色的岛屿。它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山塘因为不流动而导致的含氧量低的问题。

吴敬芳感叹:“水不再发臭了”。

[责任编辑:石凌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