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包子大王忆百年老店德园:一天卖17万个包子


来源:三湘都市报

140年前,德园从一家小小的包子铺,跻身长沙美食品牌行列。现在德园包子店随处可见,但真正的德园,早已成为过去。最初的德园是什么样的?德园经历了怎样的悲欣沉浮?3月25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了“湖南包子

140年前,德园从一家小小的包子铺,跻身长沙美食品牌行列。现在德园包子店随处可见,但真正的德园,早已成为过去。最初的德园是什么样的?德园经历了怎样的悲欣沉浮?3月25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了“湖南包子大王”张力行,听他讲述德园当年的“畅销盛宴”。

口述者:

张力行(1997年被省政府授予省内唯一的“湘点大师”称号;2004年文化部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餐饮文化大师”称号。在湖南美食界,他被誉为“湖南包子大王”)

外地客若没去德园,就“等于没来长沙”

1961年,我从明德中学毕业分配到德园。当时,德园在人民路和步行街转弯西北角上,仅此一家。一位叫罗保生的记账先生常跟我们讲德园的事。他上世纪20年代就进了德园,知道很多故事。

1875年光绪元年,谭盛德夫妇从湘阴来长沙,在长沙八角亭附近的臬后街,买下一个小门面,准备做小吃,不知道取个什么店名。这时谭盛德和衙门的一位师爷结识了,师爷跟他说:“你的名字里有个‘德’字,《左传》中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就叫‘德园’吧。”

夫妇俩最初卖米发糕、米粑粑、葱油粑粑、白糖饺等,后来,他们把乡里做的盐菜带过来,做成盐菜糖包子卖,包子皮面洁白松软,掰开糖馅乌黑油亮、入口咸香,一下子打响了名气。因为生意兴隆,两夫妇将隔壁一家门面盘下来,改名为“德园包子馆”,做了很多特色包点,如笋子猪肉包、玫瑰白糖包等。

传至第三代,谭小少爷沉迷赌博,德园没落。民国初年,谭小少爷决定把店子卖掉。这时候,清政府垮台,臬后街衙门的一些厨子失业,他们收购了德园,供应衙门里的菜和德园包子,店子更名为“德园餐茶厅”。德园烹制的海鲜、鸡鸭鱼等传统湘菜吸引了不少食客。他们在包点里加入鱿鱼、海参等馅创出的“八大名包”——玫瑰白糖包、香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叉烧包,更是声名远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园已搬至樊西巷,宾客如云,需要提前两三天才能预定到雅座。

可惜的是,1938年文夕大火,德园被烧成灰烬。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数位股东重振旗鼓,在黄兴南路上建了一座新的“德园”。百年老店日渐兴盛,长沙街头不少孩子唱着“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的歌谣。来长沙的外地客,若没去德园,就“等于没来长沙”。

经济困难时,好多人带着被子通宵排队买包子

1961年我进去后,先当了三年学徒。首先是干粗活:烧煤、打扫卫生,慢慢地,师傅才允许我站在旁边看,三四点就要起床,因为早上六点半就开门卖包子,就这样一直干到晚上十点。

德园的面点师傅就有二十多位,分工明确。堂案为首的称“神目”师傅,下分大帮案、二帮案、三帮案,并设专制馅的肉案、杂工;品种制作上又分白案(专做包子等)、高案(专做小点心)、高装案(专做特殊工艺的面点),每项技术都由师傅带徒传授, 德园的技术都是保密的,掌握全盘技术的只有神目师傅等少数人。所以从德园出去的师傅,一般只会自己那门技术,无法自立门户。

我师父叫王卓云,1921年生的,是有名的“发面大王”,他在省委做过厨师,还接待过毛主席呢。我在德园很勤奋,自然受到师傅们喜欢。像神目师傅李庆臣一定要我和面,他才肯搞。那时候学徒是要参加比赛的,我不是长沙市第一就是第二。出师的时候别人都是甲一级,我是甲两级。1965年,我升为神目师傅。

神目师傅周海楼技术全面,白案高案都可以,我很多绝技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1966年,他临终前把技术都传给了我,比如怎么做馅心、有什么秘方,我还在他面前发誓,绝不传给德园以外的人。

经济困难那几年,到处没有吃的,但德园是政府重点保障的,对德园特供猪肉、富强粉及白糖等上好原料。德园每天的营业额将近千把块钱,那不得了哒。买包子要购物券还要人民币,一次只能买四个。为买包子,好多人带着被子、凳子通宵排队。听说,因为过于拥挤,还有一个人被踩死了。

自学优选法,在火宫殿跟华罗庚做油条

色白光洁皮暄松,滑嫩鲜爽汁香浓,皮薄馅大鲜满齿,好吃包子人人称(德园鲜肉包子);乌黑盐菜飘浓香,糖馅溶稠甜经量,形圆色白皮松软,百年名点誉三湘(白糖盐菜包)……这是我编写的《中国湘菜湘点·面点》等书中对包点的要求。现在,很少有人做得到。

上世纪70年代,我每天揉面、做包子、记笔记,总结了50多个问题,写信到上海、北京等食品研究所求解答。南开大学有个教授回信,建议我从基础理论学起,开了十几本书。后来教授写一封表扬信寄到我单位说我谦虚好学。

我在德园经常做新点心,每次做一个点心,都请老顾客试味,但有一个要求:不能讲好话,要挑毛病。我根据他们的意见去改,基本上没有意见后,就进入市场。进入市场后我把包子掰成两瓣,放在碟子里,摆在德园的外面。我讲“大话”咧,说:“凡是你吃了一口,说不好吃,我退钱给你。你吃到最后一口说不好吃,我都退钱,或者补个包子给你。”但这事从没发生过。

那时候,全国推广华罗庚的优选法,优选法其中的一种就是0.618法,也就是在黄金分割点上寻找最优选择。整个饮食公司都冇人晓得0.618,就我自学过。

1973年5月,华罗庚到火宫殿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优选法”实验,饮食公司把我调到火宫殿帮忙。当时华罗庚拄根拐杖,弓着背,走路颤颤悠悠的,他先看油条配方,没什么问题,就建议控制油温。比如炸小油条,以前的油温是230度以上,他把油温控制在224度,炸出的油条体积最大,口感最好,耗油量最小。以前100斤面粉要耗40多斤油,经他改良,100斤面只耗24斤油。当地媒体做了报道,德园的发面技术也开始采用优选法,控制温度和时间。公司把我调到技术科,推广优选法,从1973年做到1980年。

一道点心“俘”香港,一天卖出17万个包子

1988年,省里派我去香港传授湘菜湘点。刚到香港,一个师傅傲气十足地问我:“你会不会做咯?!”我开玩笑讲:“跟你们学啦!”我做了一道他们冇看过的点心,名字我不记得了,但他们态度大转弯,厨师长把我拖到厕所,送我一个漂亮的打火机,要我告诉他们做。之后一个行政主厨两个厨师长每天站在我旁边给我打下手。

回长沙后,我发明了德园大包。原来的包子重量只有一两八,我做的有二两八到三两一个,我是用香港的酵母面加上传统的发面技术搞出来的。那时候德园的经理不准我做,我就到芙蓉宾馆去借面粉,猪肉是我自己去市场上买的。我把大包设计成一种新的口味。90年代我们的包子1毛2一个,我就卖5毛一个。广告我自己写:“40年代德园的包子味道好不好,现在我们经过挖掘和研究做了一批,请你们尝一尝。”就写了这么几个字,贴在德园的门口。

那时大家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五毛钱一个一般人买不起。我第一次做了一千个大包,没到一个小时都卖了。于是,我第二天做了三千个,结果以前1毛2的包子都没人买了,都要我这个大包。1989年的端午节,德园卖出了17万个包子,创下纪录。

我在德园做了整整37年。其实,做包点不只是纯粹的技术,更是一种饮食文化,扎根于湖南传统的湘菜文化中。如今,德园到处都是,还有人卖德园技术,但若不重视包点文化,就回不到过去。所以我现在提出:菜往前走,做新潮,点心要往后走,呷过去的味道。

■采写、整理/刘玉锋

实习生刘雨涵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黄秋霞]

标签:德园 包子 师傅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