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湖南31人入选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来源:红网

红网长沙8月27日讯(实习生周楚怡 时刻新闻见习记者陈美淇)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红网长沙8月27日讯(实习生周楚怡 时刻新闻见习记者陈美淇)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根据已经公布的资料,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有三处位于湖南省,它们分别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桔子洲街道岳王亭路);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抗日战争湘西会战阵亡将士陵园(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肇山村弓形山)。

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查询到的湖南籍抗日英烈共31人:

陈宜胜(1914—1937)中共盂(县)平(定)阳(曲)寿(阳)中心县委书记,湖南株洲市茶陵县人,民国20年(1931)参加湘赣苏区红八军,历任政治部秘书、保卫处干事、科长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在红六军团政治部保卫科工作。“七.七”事变后,随八路军一二O师挺进山西,后率八路军三五九旅战地工作团来到盂县,任中共盂(县)、平(定)、阳(曲)、寿(阳)、榆(次)五县中心县委书记,兼七大队政治委员。陈宜胜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工作认真负责,战斗机智勇敢,率领七大队战斗在盂、寿地区,多次给敌人以深重的打击,为开创抗日根据地做出很大贡献。

陈锡纯(1916—1937),空军第2航空大队9中队飞行员,湖南望城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锡纯积极投入长沙学生联合会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7年1月,陈锡纯任国民革命军南昌空军第二大队九中队少尉飞行员。不久,随飞行大队驻安徽广德机场待战。1937年8月19日淞沪之战中,陈锡纯奉命驾驶904号轰炸机袭击日军在上海白龙港的第三舰队。当飞临日舰上空时,机身突然发生故障,尾部冒出浓烟,速度减慢。在危急关头,陈锡纯毅然与同机的分队长沈崇诲一起驾机直冲日本舰队的旗舰“出云号”,壮烈牺牲。

秦庆武(1903—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0军19师113团团长,湖南浏阳社港镇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命从湖南开赴浙江宁波集结待命时,曾带领全团官兵咬破手指滴血盟誓,坚决请求参加淞沪会战。9月23日,奉命率全团开赴淞沪战场。10月3日起,在敌强我弱、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身先士卒,率全团官兵在大场以北,藻浜以南的万家牌楼一带与日军展开血战,击退日军的数次疯狂进攻。战至17日拂晓,全团1400余名官兵,仅幸存50余人,自己也多处负伤,仍率领官兵死守阵地。三次从日军手中夺回阵地。最后,当阵地上仅剩下11名官兵时,手握马刀冲出掩体一连砍死4个日军,奋勇拚杀中,再次负伤倒地,接着又被一日军刺中要害,血染阵地,英勇捐躯。

蓝运东(1899—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第10师参谋长,湖南醴陵人。1923年冬到广州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秋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六队学习。毕业后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六团排、连长,第二十师六十团营长、中校团附。1928年任补充第四团上校团长,军事委员会军务局少将专员,预备第十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殉国。

毛岱钧(1902—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第9师35团团长,湖南湘潭县。1937年夏,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毛岱钧立即请缨上阵,经批准后,毛岱钧率军参加抗战。在多次激烈的战斗中,他都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与敌作战,毫不畏惧,并且屡挫敌锋。不久,他便以战功,荣任第9预备师第35团团长职务。1938年,毛岱钧升任陆军第九预备师第三十五团上校团长。6月,为抗击日军入侵武汉,率部参加南浔线会战。7月,奉命守卫庐山以西的朱家山、孙家祠、门家桥等地,正面狙击南下南昌的日本侵略军。1938年9月2日,日军凭借大炮和催泪瓦斯发动猛攻,毛岱钧率领余部同日军展开白刃战斗,毙敌步兵少尉井二广喜及士兵三十余人。激战中毛岱钧不幸身中数弹,临终前挥舞手枪大喊:“杀!杀!杀!中华民族万岁!”,年仅36岁。

田耘(1907—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5军13师37旅73团团长,湖南乾城(今吉首)人,奉令于湖北蒲垢阻敌。是年秋于激战时殉国。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年三十二。

刘阳生(?—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0军19师57旅114团团长,梦字草市(今湖南衡阳市衡东县草市镇丫塘村)人,抗日将领,属湘军一系。1937年9月末奉命驰援上海。在上海市大场以北,担任蕴藻滨沿线守备,与日寇激战20余日,力挫敌锋,坚守阵地,因伤亡过重,奉命撤至南翔附近休整。后又奉命掩护上海友军后撤,转战苏州及杭嘉湖地区,刘阳生营长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在守郭家牌楼前进阵地狮子桥的多次战斗中,屡获战功,深得第70军军长兼19师师长李觉将军的嘉许。

李必蕃(1892—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集团军23师师长(湖南郴州市嘉禾县)1914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训练处长。后在国民革命军中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参谋长、副师长。1934年升任陆军第23师代理师长,1936年任第23师师长。抗日战争初期,率部由临潼开赴山东德州守备,先后辗转于津浦、平汉、陇海各线,卓有战功。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奉命转进菏泽,日军以强大兵力和猛烈炮火,逼临菏泽城下,他率部迎战冲杀,与敌反复搏斗,腹部中弹,壮烈牺牲。

陈纯一(1903—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4师23团团长,湖南邵阳市新宁县人,参加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东征战斗。第二次东征时,曾报名参加敢死队,表现非常勇敢,因而被升为国民革命第一军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相继升任营长、副团长。1932年2月奉命开赴上海,投入淞沪抗战,率一个营与其他部队一起,同日军血战两昼夜,击退日军多次进攻,受到国民党南京政府致电嘉奖。1938年3月,参加鲁南台儿庄会战。激战中耳朵被弹片削下,腹部被弹片击穿,肠子流出,仍咬紧牙关把肠子盘进肚里,并用绑带捆住腹部,继续指挥战斗,直至牺牲。

易式谷(1891—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2军司令部副官处处长,湖南湘乡县人,台儿庄大战胜利后,蒋介石调集60万兵力试图与侵华日军在徐州正面抗衡,扩大胜利战果。但侵华日军30万精锐尽出,六面合围徐州,企图围歼第五战区的主力。湘乡人易式谷所属的国民革命军第22军,奉命被调往徐州市邳州境内的禹王山至下邳一线阻击日军。此战虽然没有台儿庄大战有名,但也极为惨烈,被史学界看做是徐州会战中规模最大的阻击战。后来,日军打扫尹集战场时,发现易式谷重伤未死,见他高大威武,又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谭道源”的名片和私章,便误以为生俘了谭道源,除开大肆宣扬赫赫战果外,又将易式谷押往天津,逼迫这个“谭道源”投降并且与其“合作”,易式谷虽饱受日军虐待,却始终自称“谭道源”而坚贞不屈,终因伤重殉国。日本投降时,真正的谭道源感慨万千,说:“作为一个中国军人,终于看到了这一天,余愿足矣。”

罗芳珪(1907—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89师529团团长,湖南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东县)人,中国国民革命军少将、抗日名将、民族复兴英雄。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4年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八十九师五二九团团长。1937年8月12日至23日,奉命率部扼守南口,纵横十余里,以千余人抵御数万之日军。当时所部已陷日军重围,仍率部顽强突围。罗芳珪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观察敌情、调度部队、慰问伤员、鼓舞士气,始终坚持在一线指挥。以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冲锋,阵地岿然不动。南口一战,大震军威,被中外赞誉为英勇抗战的中国“四大名团”之一。

夏次叔(1904—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战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组织部部长,湖南湘西龙山人,幼时随父课读多年,故旧学颇有功底。1916年,考入龙山县城高等学堂后,同学们都戏称他为“五经博士”。1926年,他考取北京大学政治系预科。1927年转入北大本科。1928年,他先后当选为北大政治学会主席和北大学生自治会主席。风华正茂、才华初露的夏次叔,对国民党统治下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颇为不满,他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常为报刊写些抨击时政的文章,有时也作为传单在校内散发。他的《要求蒋介石停止围剿井冈山红军》和《田中奏折》两文,公开指出“围剿”红军是“将中国人民推向痛苦深渊的罪恶战争”。而“田中奏折是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野心的大暴露”,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931年九一八事变犹如一声惊雷,在中国上空炸裂。第二天,夏次叔与一些同学即发起组织北大学生抗日运动委员会,并担任主席。1937年10月,夏次叔随李宗仁同机到达徐州,负责协助李宗仁处理第五战区军政事务,李宗仁部奉命于1938年5月18日午夜放弃徐州,于翌晨抵安徽宿县北,旋即退至涡河北岸。这时桥梁渡船已被日军炸毁,部队于是分兵三路进行强渡。夏次叔负责指挥中路官兵抢渡时,不幸被赶上来的日本骑兵包围,壮烈殉国,时年34岁。

彭璋(1891—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2军50师副师长,湖南湘乡人,1923年随军入粤,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五师任参谋、团附、营长等职。1926年,从广东出师北伐,参与攻克吉安、南昌诸战役,以战功,调升第五十师二九五团团长。彭璋统率部队,有两句格言:“将将将脑,带兵带心。”意思是:对干部要掌握思想,带兵要取得士兵的信赖。彭璋严禁部队“吃缺”,常下连队,点名发饷。1938年,台儿庄至邳县全线展开激战。彭璋日夜在前线亲冒弹雨指挥督战,苦战兼旬,虽然部队伤亡惨重,但仍坚守阵地。阻滞了敌军的进军计划。彭璋率军部及残余部队数千人,昼伏夜行。数日后,抵达安徽灵壁境内,遭到日军围击。彭璋指挥部队突围,身中数弹,倒在麦田血泊中,壮烈牺牲,时年四十七岁。

雷忠(1901—1938)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皖北军事联络委员兼游击副总指挥,湖南郴州市嘉禾县人,曾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步兵科学习。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1937年夏,著名的“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雷忠将军被任命为军委会游击第一支队少将司令官,率军于上海浦东一带进行战术游击活动,策应友军的对敌作战。取得一定成果。雷忠将军率部昼夜活动于敌占区,避实就虚,出奇制胜,打击敌军,迫使敌人疲于奔命。雷忠将军在率领部队打击敌人的同时,还积极向广大民众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工作,鼓励他们与敌斗争。1938年4月,雷忠将军调任皖北军事联络委员兼游击副总指挥,继续指挥部队与敌在皖北作战,在作战中,由于雷忠将军指挥有方,多次重创敌军,有效打击了敌人,屡建功勋。1938年10月,日军集中了优势兵力,于安徽霍邱一线与雷忠将军和抗战将士作战。战况非常激烈,敌军利用先进装备和优势兵力,屡次打动猛烈进攻。雷忠将军和抗战将士顽强抵抗,为了鼓励部队英勇杀敌,雷忠将军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作战,与将士们同在,不幸被敌弹击中,当场阵亡,牺牲在了阵地上,壮烈殉国,年仅38岁。

邵一之(1904—1939)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200师600团团长,湖南岳阳市湘阴县人。1929年毕业,分配到国民党刘建绪部任排长、连长、副营长。1936年被遴送至南京学校深造,1937年5月,调任装甲兵团战车防三炮营中校营长。8月,参加淞沪抗战,后任战车防御炮团上校团长。1939年11月,日军在广西登陆,进犯南宁。他任六○○团团长,奉命阻敌北犯,保卫南宁。11月25日,率团进抵宾阳和南宁北郊,与敌十二旅团遭遇,血战终日,阻住北犯之敌。次日,邵一之率1个连返回敌后,使敌腹背夹击,他虽2处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不幸又连中三弹,壮烈殉国。

萧国生(1916—1939)新四军第1支队2团政治处主任,湖南浏阳淳口乡杨柳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湘鄂赣独立师宣传队长、少年鄂西北特委宣传部长、少年湘鄂赣省委青年部长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一团政治宣传股长。不久,调任二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3月7日,随军参加镇江上、下会战斗。战斗中,所部及新四军一支队为数千名日军包围。即率部抢占制高点阻击敌人,掩护部队主力突围。激战中,英勇牺牲。时年22岁。

刘保罗(1907—1941)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戏剧系主任,湖南长沙人。幼年家贫,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1925年刘保罗就读于长沙师范,开始接受进步思想。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因不满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统治,离开家庭赴上海寻求真理。1928年秋天他路过南京,观看了南国社演出的《湖上的悲剧》等剧目,爱上了话剧事业。1929年秋他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先后投入了《梁上君子》和《西线无战事》两剧的演出。在《西线无战事》中饰演保罗一角,由于演得逼真,富于激情,受到观众赞赏。1931年春,刘保罗担任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党团书记,此后一段时期,他积极推进左翼戏剧运动,组织领导大道剧社、五月花剧社在上海、杭州等地演出,扩大影响。1935年冬获释后继续从事进步戏剧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邵荃麟、俞仲武等人组织浙江流动剧团,赴浙东各地巡回演出,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编演了许多反映中国人民抗日爱国的剧目,较有影响的有《满城风雨》等。1940年春,刘保罗到新四军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工作,曾指导新四军抗战剧团的艺术活动。1941年1月担任华中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积极培养根据地的戏剧人才,同时编成反映根据地军民斗争生活的《一个打十个》、《刘永贵放哨》、《苦难中出生的孩子》等剧目。在此期间,他积极进行戏剧实验活动,为新四军根据地的戏剧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在一次演出中因步枪走火,误伤逝世。

赵伯华(1902—1941)新四军第6师18旅51团参谋长,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人。1926年冬,北伐军九军贺龙师到达宜昌,赵伯华住在当时首屈一指的富裕人家陈家中,并与家中排行第五的陈洁结识。他常给陈洁讲些革命道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渐渐产生了感情。最终,陈洁下决心要参加革命。1927年春,夫妻二人一道顺长江乘船东下,在武汉参加了北伐军,后参加百色起义。1935年春,夫妻二人去东北抗日,在寻找党组织的过程中,不幸被捕,在狱中,两人遭受了多次严刑拷打,但他们从不供认。1938年,中共党中央派陈洁夫妇到江苏新四军部队工作,赵伯华任常熟县县委委员,负责军事。陈洁和赵伯华一起发动农民参加“民族抗日军”和“江南抗日军”,很快组建到一个团的兵力,被编为新四军七师二十三团,赵伯华任团长。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赵伯华与妻子带兵突围时,看到谭震林带的部队受到阻击,他们于是领队从侧面袭击敌人,将敌人引到西边。二十三团援助了谭震林部的突围,自己却伤亡惨重,团长赵伯华牺牲。

黄红(?—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7军95师284团团长,湖南邵阳人。1941年9月率部参加湘北会战,在湖南新开市一线与日军第四十四师团展开激战,中弹殉国。1942年5月12被追赠为少将。黄治军宽严有度,常微服巡视属下官兵,体察士兵疾苦,士兵多愿为其驱驰。黄常与驻地百姓往还,多有称颂。

曹克人(1912—1941)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9军99师295团1营营长,湖南郴州式桂阳县清河乡长乐村人。1929年应征到国民党部队当兵,后被保送到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36年毕业,任陆军九十九师五九三团三连上尉连长。1941年调二九五团任一营少校营长,并奉命率部从贵州开赴湖南省湘阴县,担负县城防守任务。1941年9月底,日军逼近湘阴县城之后,曹克人率全营官兵于9月28日到10月3日期间在县城附近坞塘等地多次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战至10月4日,所部损失惨重,但仍率余部顽强抵抗,并在东湖四甲堤上同日军展开了白刃战。最后,为掩护数位士兵泅水突围而终因弹尽被俘,当天下午,惨遭日军虐杀、以身殉国。

袁福崇(?—1942)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6军16师参谋主任,湖南宁乡人。1942年6月于浙赣会战中,16师于信安江遭日军重创,残部退守衢州,继又奉命突围至浦城整补。此役在衢州发生过两次较大的战役,1942年6月2日至6日五昼夜的血战,袁福崇壮烈牺牲。

凌则民(1911—1942)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96师288团团长,湖南岳阳市平江县城关镇人。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历任排、连、营长、副团长兼军官教育班班长、团长等职。1942年春,日军扩大对缅甸的侵略。时任国民党陆军第九十六师二八八团上校团长,奉命改隶第五军、远征入缅。以此引为平生无尚光荣之事,以战死异域,马革裹尸等语,与部属互勉。抵缅后,奉命守卫腊戍飞机场,并警备滇缅公路。4月,第九十六师奉命抵平满纳阻敌。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和十八师团主力在空军、重炮和坦克掩护下,向该师猛攻。该师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抵抗,与敌人苦战8天,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因平满纳以北地形多开阔平坦,很少要隘可以利用,在日军优势火力攻击下,该师伤亡很大。他仍沉着指挥所部英勇奋战,击毁日军坦克8辆,力挫强敌。唯因苦战日久,粮弹缺乏,全团官兵伤亡惨重。日军则不断增加兵力,将该团阵地四面包围。率余部官兵坚持向日军反复冲杀,直至壮烈牺牲。

黄君珏(1912—1942女)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经理部秘书主任,湖南湘潭人。黄君珏在长沙求学时代受进步思想影响,于民国16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负责妇女工作。“马日事变”后抵沪就读于启秀女中、上海中学、复旦大学经济系,继续从事革命工作。九一八事变爆发,黄君珏积极投入抗日救国活动,被推选为复旦大学学生会委员。三次组织复旦师生到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出兵抗日。黄君珏又带领同学结队前往上海市政府请愿,迫使市政府同意释放被捕学生。民国22年12月,黄君珏经刘思慕介绍参加远东情报局秘密工作。黄君珏机智勇敢,持重可靠,受到情报局负责人的器重。刘思慕奉命至南京打入内政部工作,黄君珏担任了远东情报局与刘思慕之间的联络工作,刘思慕搜集到的重要情报都由黄君珏以探亲名义到南京取回。她还经常从父亲(财政部机要秘书)和几个舅父(皆国民党政界人物)处搜集到有关“剿共”的军事开支、国防预算、特务经费等情报,提供给情报局。民国24年5月,由于情报局两个工作人员被捕投敌,远东情报局负责人华尔顿被捕,黄君珏处理好危急情况后,立即隐蔽到南京父亲家中。在蒋介石直接命令下,军警包围黄家,勒令黄父交出女儿,黄君珏就此被捕入狱。在国民党高等法院受审时,她将远东情报局的另一女同志蒋浚瑜的所谓“罪行”全部包揽在自己身上,使蒋浚瑜获释,而自己则加重了“罪名”,被判有期徒刑7年。民国26年,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黄君珏获释,立即与丈夫同赴八路军华北战线,改名黄君珏,从事军中文化宣传工作。1942年6月2日,黄君珏和十余名同志登上耸立云霄的庄子岭道士帽山,隐蔽在一石洞内。黄君珏说:“我们绝不当俘虏。我还有三颗子弹,必要时非干掉两个敌人不可。”后来,因洞小容不下这么多人,便商定只留3位女同志——黄君珏、王健、韩瑞,其他同志另找地方隐蔽。不久,数十名敌人包围该山。下午3时,敌人登上山,蜂拥冲向洞口。日军包围山洞后,不敢进洞搜索,便在洞口架柴放火,浓烟顿时弥漫了整个山洞。危急关头,黄君珏举起手枪一连击倒两个鬼子。子弹用尽,她狠狠地砸断手枪,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猛然一跃,纵身跳下百丈深渊,壮烈牺牲,当日正是她30岁的生日。

刘桂云(1911—1943)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19团团长,湖南株洲茶陵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和营长。1934年10月随军参加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八路军挺进华北抗日前线。1938年初,到晋察冀边区第五专区组建抗日游击第八支队。同年,任八路军副团长。1939年9月,于河北灵寿县陈庄战役中,指挥所部机枪手击毙日军第八混成旅少将旅团长水原。1940年3月,在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率部歼灭顽军1个团,获上级表扬。1941年,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二分区十九团团长。1942年9月,率部进入山西盂(县)寿(县)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43年春,指挥所部进行盂寿四楞山战斗,歼敌130余人,夺回被日军抢走的羊群。同年10月1日,获悉西烟据点日军将护送一批人员赴盂县县城,即不顾身患重病,坐担架指挥所部进行伏击,全歼日军和部分伪军,缴获轻重机枪各1挺、步枪60余支,子弹2万多发,获聂荣臻司令员嘉奖。旋即为解决粮食困难,率部攻打盂县东郭湫等日军据点,夺得粮食4万余公斤。1月10日,因叛徒告密,所部在盂县炭烟村被敌军包围,于突围激战中牺牲,时年32岁。

李颐(?—1944)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军预备2师5团团长,湖南醴陵人。1943任国民革命军远征军第六军预备第二师第五团上校团长。率部在滇西漕涧、腾冲北部地区展开抗日游击战争。1944年,滇西远征军为策应驻印远征军策划在缅北密支那对日作战,发动了腾(冲)龙(陵)战役。预备第二师被编为右翼军,以攻占腾冲为目标。5月,所部度过怒江。6月,接替桥头、马面关防务。9日,桥头、马面关被日军攻破。16日,率部在友军的配合下,再克桥头、马面关,先后攻占明光、固东街。下旬,李部进抵腾冲城郊西北地区。7月初,率预备二师和一一六师联合攻打腾冲城垣,由城西门攻入城内,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日军凭借坚固的工事节节顽抗,所部伤亡惨重。9月14日,克服腾冲,全歼守城日军。战斗中,不幸被日军冷枪击中,逐以身殉国。

杨尚武(1907—1944)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第15军新编29师85团团长,湖南常德市汉寿县人。1923年投笔从戎,由于作战勇敢,由一名士兵渐次晋升为排长、连长、少校参谋、中校团附等职。1941年被保送入陆军大学深造。豫中会战前夕,杨尚武已被提升为第三十六集团军第十七军新二师师长,但他坚决要求留在前线,所以没有到职。战前,杨团长曾留遗书一封,称:“敌以数倍于我之兵力将强攻许昌,我师奉命死守阵地。吾报国之期已至,吾决心与阵地共存亡。身为军人,殉国殉职分也,马革裹尸,其骨尤香。”1944年许昌,杨团长以身殉国,年仅38岁。国民政府于1944年11月7日追赠其为陆军少将军衔。1988年4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杨尚武为革命烈士,同年10月,遗骨迁入湖南省革命烈士骨灰堂。

吴剑学(1883—1944)原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湘乡人。1908年毕业于湖北武备学堂,以成绩优异,派送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并于此时加入同盟会。1944年夏,日军驻湘乡司令部派出军官二人及士兵与汉奸共三十余人,闯入八亩冲吴的住宅。日军官出示一封某伪组织头目劝吴剑学出组维持会的信件,吴稍稍过目后,即将信件退还,以示拒绝。同时坚决拒用日语交谈,翌日,复来日军及汉奸多人,进屋折腾很久,仍严词拒绝,即挟持吴出大门。吴乃席地不起,怒目而视,于是遭日兵枪杀。

罗裕庭(1888—1944)湖南戏剧界抗敌后援会常务委员兼戏剧编纂委员会委员,湖南宁乡县道林乡人。罗裕庭是湖南戏剧界抗敌后援会常务委员并兼任戏剧编纂委员会委员。他凭着精通湘剧艺术的有利条件,编辑了十余个湘剧剧本,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小戏《讨学钱》。自编自演,是湘剧抗敌宣传队的特色,尤以罗裕庭、徐绍清领导的湘剧第二队,更为突出。经他们改编演出的剧本有《琵琶记》中的“闹荒”,《白兔记》中的“打猎回书”,《目莲记》中的“老汉驮妻”,都加上了抗日的新内容;旧剧《世隆抢伞》改编为《骂汉奸》,新剧《土桥之战》是田汉根据明末清初史可法督师扬州的故事编写的,全剧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罗裕庭率领湘剧第二队在湘桂城乡转战5年,宣传抗日,振奋民族精神,做出了贡献。1944年农历四月,罗裕庭在耒阳涌金戏院演出时,突遭日军和汉奸围困,整个戏班和他一家全被扣留。日军强迫他删掉戏里的反日唱词为其演出,遭拒绝。汉奸供出罗裕庭是编写抗日剧本的作者,是戏班的领班人,遂遭日军严刑拷打、关押。罗裕庭在日本强盗不屈不挠,他不但没有屈服,而且横眉怒骂,继而绝食抗议。

覃子斌(1891—1944)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4军198师594团团长,湖南张家界(原大庸县)关门岩乡三潭坪人。1913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中国远征军第54军198师594团上校团长。曾建“华夏敢死队”与日军148联队第一大队长吉原少佐“战神冲锋队”于高黎贡山冷水沟对决。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在攻占北斋公房时,覃子斌带领士兵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率领官兵用炮弹攻击敌人的四周,但仍然很难彻底攻破,后来敌人也改变了策略,从最初的一枪不发,到后来五架重机枪、十几架轻机枪同时扫射,这使得覃子斌的队伍伤亡惨重。覃子斌在战斗中受了伤,一条腿被炸断,双手也被子弹击中,但是他要求士兵背着他,仍然亲自率队作战,最终攻占了北斋公房。战后,士兵把他送到后方医院,但仍旧由于伤势严重而于6月2日牺牲,享年52岁。

齐学启(1900—1945)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1军38师副师长,湖南宁乡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后赴美国学习陆军。1929年在美国诺维琪军校毕业后返国,曾任宪兵第6团团长,负责南京治安。1942年春,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齐学启调升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奉命自滇入缅,协助盟军作战。4月16日,齐学启所在的38师奉命援救英军,将其击溃,把被围英军数千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此役轰动了英伦三岛,取得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以来的一次重大胜利。副师长齐学启获得中、英政府的嘉奖。仁安羌战斗后,齐学启带领部队奉命转移至卡萨、温早之间,与敌军展开战斗,战斗非常激烈。23日在荷马林上游.齐学启等人遭遇日军,在这危急时刻,他面无惧色,沉着地对负伤官兵说:“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表达了官兵们坚决不做敌寇俘虏的决心。经过激战,十余名负伤官兵全部英勇殉国,齐学启也中弹负伤,倒在血泊中,昏迷不省人事。齐学启苏醒过来发觉自己身陷敌营时,立即怒斥敌人,并拒绝换药与进食,以求速死。1945年四4月,日寇在缅甸北部节节败退,日本侵略者的统治开始动摇,蔡宗夫一伙知道盟军即将解放缅甸全境,害怕其一伙过去的所作所为难逃法网。于是,又共同策划了谋杀齐学启的阴谋,开始他们企图用毒药暗害齐学启,被察觉而未成功。之后,又起歹念,改为行刺,5月9日夜,在蔡的帮助下,章吉祥乘齐学启上厕所的机会,手执尖刀,猛力将刀刺入齐学启的腹部,齐学启应声倒地。

曹向经(1900—1945)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资兴游击区副总指挥,湖南资兴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即黄埔军校)。曾任某部团长及浙赣铁路警务处少将处长。日冠侵资后,曹潜回资兴,组织地方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军。1945年农历3月28日,曹在秘密搜集日军情报时被捕,在受尽酷刑后惨遭日军活埋。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石凌炜]

标签:湖南 著名抗日英烈 英雄群体名录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