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斯文攸归祭仲尼:你敬,或者不敬 孔子都在那里


来源:凤凰网综合

去年的昨天(9月27日),各大媒体醒目登载习近平致信孔子学院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并引用他的话做标题:“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去年的9月24日,更大的新闻出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暨国

去年的昨天(9月27日),各大媒体醒目登载习近平致信孔子学院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新闻,并引用他的话做标题:“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去年的9月24日,更大的新闻出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中共最高领导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

以国家元首身份出席孔子诞辰研讨会,并系统阐述对孔子、儒家、传统文化的态度,这在中共党史上尚属首次。不过这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过去一年多时间,可以看到习近平在弘扬传统文化上的作为:参观曲阜孔府,视察孔子研究院,看望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先生,并了解儒学大典《儒藏》的编纂情况,甚至还在万米高空上谈语文课要学习古诗文经典......

回放这些大事,不难发现,执政党从“三个自信”到重建“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显然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正在进入一个极重要的时期。它所蕴藉的丰富内涵,正在被执政党大口吸收、融汇、传播、转化为理论创新和执政实践的新能量。

记得2015年年初在一场关于“习大尊儒,儒门如何应对”的研讨会上,有学者问,当世儒门能否像当年的董仲舒,向执政者提一个“天人三策”?这是个看似功利但颇有意味的问题。两千多年来,作为中华文化之主干,儒家素有济世之热肠——达则兼济天下;亦有山林之风骨——穷则独善其身。既以积极之姿态参与历朝之政治,亦不乏高士始终保持与权力的距离,致力于道统、学统、价值观的铸造。庙堂之儒学,与山林之儒学,并构而成中国知识分子“弘道”的基本路线,不因尊儒而折节,不因贬儒而自废。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科举废弃110年,新文化运动过去100年,眼看那康圣人尊“孔教”,眼看那新青年“打孔店”,眼看那新社会“破四旧”,眼看那"国学热"火燎原。你敬,或者不敬,孔子都在那里,不喜不愠;你弘,或者不弘,大道都在那里,不寂不灭。一国之文化,其生命力不会因外来者之排闼入侵而荡然尽废,也不会因执政者一时兴起而平地暴长,更不会因乡闾流俗而骤显骤贱。文化是无数代人生息体悟的结晶,文化自有其滥觞嬗变的内在规律。惟其如此,才需要对本国固有之文化抱持“温情”与“敬意”,此正常人、正常社会对文明的基本态度、良心底线。

当习近平去年在孔诞纪念会上的讲话出来后,有评论即指出,“对于在现代化坐标中登攀高点的中国人而言,‘回到孔子’不仅仅出于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神资源这个功利目的,它更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在价值和情感上的回归。当越来越多的人痛心疾首于‘故乡沦陷’,满心渴望从传统典籍中找到此心安处,当一个国家把建设文化强国、塑造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都表达着上至庙堂、下及万民的共同诉求:中国越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飙突进,就越需要仰望历史星空校准价值航向、补充精神给养。”

凤德麟章,洙泗悠悠。公元前481年,鲁国的一次狩猎中,有怪兽被捕获,而国人不知,以为不祥之兆。70岁的孔子认出是麒麟,落泪自伤“吾道穷矣”。然而夫子之道,历两千多年而薪火绵长,至今仍在华人乃至全世界受到尊重,足见道不远人,圣灯不灭。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年年祭仲尼,斯文定攸归。

[责任编辑:周凌峰]

标签:仲尼 孔子都 不敬

人参与 评论

新闻图片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