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75年了 他如何真实还原对日受降场景?


来源:新华社

盛夏时节,前往湖南芷江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驻足在纪念馆园区南部的一排房屋前,静静观赏屋内悬挂的19幅受降油画。

原标题:75年了,他如何真实还原对日受降场景?

盛夏时节,前往湖南芷江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驻足在纪念馆园区南部的一排房屋前,静静观赏屋内悬挂的19幅受降油画。

(8月15日,游客在钱德湘创作的受降油画前拍照留念。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周勉摄)

这19幅油画平均尺寸6平方米,出自70岁的芷江籍画家钱德湘之手。自2008年起,他和夫人谭明利奔波于中美两国之间,搜寻史料,咨询专家,画下了芷江受降、枣庄受降、“密苏里号”受降和中国战区16个对日受降区的受降场面。

(钱德湘创作的部分油画。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周勉摄)

“这19幅画真实全面地还原了受降场景,它们是对历史的交代,更是对后人的警醒。”钱德湘说。

从未忘记的梦想

1945年8月21日,一架日军零式运输机在中美空军混合编队的六架战斗机押送下,载着侵华日军代表飞抵湖南芷江。日军降使今井武夫一行奉冈村宁次之命向中国军民投降。其后,日军分16个降区、101处开始缴械投降。

那一天,芷江大街小巷满是庆祝的人群,大家欢呼、拥抱,锣鼓齐鸣,街上铺满厚厚的爆竹纸屑。

五年后,钱德湘出生在这个曾经的盟军空军基地、湖南西部的侗乡小城。“抗战故事我听了太多,脑海中时常想象过去的画面。因为父亲在芷江机场附近工作,我天天都在‘飞虎队’驻扎过的地方跑着玩。”

对于热爱画画的他来说,家乡的山水与风土人情仿佛一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水井,他听历史,画民俗,成长为热爱艺术的青年。

(钱德湘在北京工作室创作油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968年,钱德湘下乡插队,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长沙知青。年轻的他们对艺术创作充满激情,这名长沙知青对钱德湘说,“真希望你能用油画重现芷江受降的场景。”

这句话仿佛一颗石子,在18岁的钱德湘心中激起久久无法平息的波澜。

“从那时起,我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抗战时期与芷江有关的一切资料,文字、照片、甚至亲历者的口述。”钱德湘说。当地文化馆馆长将珍藏的几张照片赠予他,并说,“如果有人能画出芷江受降,我希望那个人是你。”

1974年,钱德湘前往湖南师范大学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在来自波士顿大学的访问学者引荐下,前往美国创作、办展。

时光荏苒,钱德湘每次回到芷江,都会到机场、“受降纪念坊”“受降堂”等地方看一看,这里曾经历了炮火的无情肆虐,也见证过中华民族的苦难和重新崛起的时刻。每一次,钱德湘都有新的感悟,梦想的种子不断萌芽。

最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成为点燃火种的人。

2008年,钱德湘再次回乡参观受降纪念馆,此时的他已在油画界颇有名气,他的作品在海内外均有展出,也受到许多收藏家的追捧。吴建宏看了他的画册后,激动地说:“您笔下的人物如此生动饱满,能不能请您画一张芷江受降的全景图,今后在纪念馆展出?”

(钱德湘在创作大型油画《芷江受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等待了40年的机会终于到来,钱德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是吴建宏的请求,更是钱德湘对故土难以割舍的留恋和他记录激荡历史的家国情怀。“我没有忘记我的梦想,这件事一定要全力做好。”钱德湘说。

从第一幅画到“还原历史”

旅美多年,钱德湘看过许多外国画家笔下的历史题材油画。“外国人的历史画大多是鸿篇巨制,格局大、场面大,芷江受降也一定要是这样一幅‘重头’作品。”

虽有高超的绘画水平和坚定的决心,可钱德湘手头的资料却很少——几张黑白照片、一些文字材料,远不能达到绘制巨幅油画的要求。成稿之前,他要拟将近一百张草稿,而这一过程最需要的便是原始视频。

当他向吴建宏提出寻找芷江受降原始视频时,这个想法与吴建宏不谋而合。

“我找视频找了很多年,托人在日本找过,也亲自去台湾找过,都没有结果。”吴建宏说,在他去台湾寻找视频的时候,一些参与过受降的军官后代提醒他,应把目光转向美国。

(钱德湘与夫人谭明利在美国宾州怀斯博物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吴建宏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钱德湘,请他务必在美国寻找到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料。钱德湘四处打听,只有一位日本学生给了他一段十几秒的视频,在那段视频中,今井武夫俯首低头,神情沮丧,坐在今井武夫一侧的日军参谋桥岛芳雄神色慌张,不停用手巾擦拭额头上的汗。

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钱德湘看了无数遍,直到画面一帧帧地印刻在他脑海中,“情绪的细节富有张力,对比之下更能凸显胜利的主题。”利用有限的资料,他用近一年的时间拟了大量草图,就连画中记者使用的老式相机、打字机、挂钟、桌椅等物件,他都专门在集市找旧物反复描绘练习。

2009年,钱德湘和夫人谭明利回到国内,在北京宋庄租了一间画室,用一年的时间将芷江受降油画完稿,在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这幅长7米、高3米的油画巨制,画中气氛凝重肃静。左边记者席上,国内外记者一致向前的目光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画面中心——三张铺着白布呈梯形摆放的木桌,右边是中方受降席,对面是日方投降席,中间则为观礼席。

墙上的时钟指向16时40分,这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

中方代表气宇轩昂,而日方代表则神情慌张。正如今井武夫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的,“作为战败国使节,我们等于铐着双手来中国投降。”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幅芷江受降油画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目光,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和孙女卡洛韦都对其赞赏有加。

(钱德湘在美国与陈香梅女士交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香梅女士还认出了画中的一些人物,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用油画还原历史事实的信心。”钱德湘说。

既然要还原历史,何不将视野放到全国,乃至全世界?钱德湘与吴建宏商议,将1945年的16个受降区举行的受降仪式全部以油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届时,观众可以在一个地方看到所有受降场面,感受一个个历史画面拼凑起来的壮阔胜利场景。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也必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条路要用多久的时间走完?钱德湘的答案是十年。

“必尽之责”与“意外之喜”

“画历史画面一定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首先要做学问,这是艺术家的良心与责任。”钱德湘说。

画出16个受降区的受降仪式意味着海量的资料收集。寻找资料的主力是钱德湘的夫人——精通英语又善于梳理总结的谭明利。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搜集所有有关抗战胜利的资料,因此我对国内外的抗战网站和组织都非常熟悉。”谭明利说,每当钱德湘要构思下一幅画,她都要提前两三年开始阅读资料和搜索,并且建立资料文档。

谭明利说:“除了在网络上搜索,我们每到一个城市,第一站都是图书馆或者博物馆。”

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谭明利发现,有些图片资料和文字介绍存在“张冠李戴”的现象,而积累多了之后,谭明利往往一眼就可以发现哪些资料“图文不符”。她认为,艺术家有责任来表达历史,但一定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就这样,一个个细节被他们“挖”了出来:受降地点与受降官员的临时更改,受降场所的场景布置,在场人物的情绪与动作表达……杭州受降、太原受降、济南受降,一幅幅油画接连诞生了。

(钱德湘创作的油画《太原受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周勉摄)

“有段时间,我做梦梦到的都是受降仪式上的人。”钱德湘说。

他们从未放弃对原始视频的寻找,可在美国的网站上,输入汉语拼音“Zhijiang”后,与之相关的内容几乎没有,这让他们的找寻一度陷入僵局。

此时,一个威妥玛拼音成了突破口,也让他们有了意外收获。

“我在一份美国飞虎队队员写的回忆录上发现,美国人将芷江称为‘Chihkiang’。”吴建宏说,发现了这一信息后,他马上联系了钱德湘夫妇,希望他们按照这个拼音进行搜索。谭明利也随即行动了起来,经过她的查找,最终他们将目标锁定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档案馆。

在前往华盛顿之前,谭明利做了充足的准备。她将“1945年、芷江、受降、今井武夫、萧毅肃”等关键词写下,并预想了多个原始视频可能的文件名,“我足足准备了八页打印纸”。谭明利说,“档案馆里的资料绝对是海量的,我们一定要打有准备之仗。”

按照谭明利提供的关键词与文件名,工作人员找来了足足一车的光盘和胶片,挨个播放给他们。第一个视频的内容是南京受降,第二个是广州受降,而播放到第三个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受降场景出现在了钱德湘夫妇眼前。

画面中的桥岛芳雄抬起手擦了擦额头的汗,这个动作仿佛一道闪电,在钱德湘的心中无声炸开。

那一瞬间,钱德湘感觉自己的每一根血管都是滚烫的。“当时心跳都加速了,我喊出来了——这就是芷江!”

接下来,当镜头转向室内,熟悉的布景和人物同时出现,钱德湘再也难忍心中的激动。

“就是这个!”夫妇二人一瞬间不知说些什么,只是对工作人员重复着:“Copy!Copy!”

2014年,他们将视频“护送”回了国内,这是他们的“意外收获”,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抗战历史影像资料的空白。

“有了丰富的资料后,我每次都会从不同的视角创作几十到一百张草稿,再咨询很多研究历史的专家,最后选择一张最符合历史事实的。”钱德湘说。

(钱德湘创作的油画《芷江受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周勉摄)

得道者多助。钱德湘将这19幅油画称为“集体创作”。由于他经常在旧物市场淘一些与二战相关的物品,有一个美国店家将店内所有的飞虎队袖章等配饰全都无偿赠予了他。“我把这看作是人们对历史的敬畏。”

今年,钱德湘的19幅油画全部完工。这其中有宏大的横版画,也有纵深的竖版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正在扩建场馆,以便更好地展出。

“艺术的塑造比照片更有感染力,油画可以通过画家的构思把人物的精神表达出来。这些画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也留下了民族的抗日精神和家国情怀。”钱德湘说。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钱德湘夫妇再次回到了芷江,来到了受降纪念馆。在19幅油画前,他们和游客一样难掩内心的激动。

在他们身后,一群孩子好奇地打量着油画;一位父亲给年幼的女儿解释何为“受降”。多年后,已经长大的他们将会明白,在这里感受到的一切,是一种名叫“和平”的力量。

[责任编辑:曹云帆]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