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屹立山村的“红豆杉”


来源:凤凰网湖南综合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相传,这世上是没有红豆杉的,是一只名叫“爱”的小鸟用它有魔力的泪水浇灌出来的。

——题记

(文/尹红芳)千年古县蔡伦故里耒阳市西南角,有一片如画风景常常吸引外来者驻足,盛夏尤盛。放眼望去,无垠的翠绿“层峦叠嶂”,星星点点的红瓦白墙点缀其间,错落有致,明丽精巧。风一起,远处那白色的巨大的叶片缓缓转动,近处树梢枝头如红宝石般娇艳欲滴的红豆飘落风中,将一片秀丽的世界融入烂漫的童话。

这片风景,处长坪乡潭湖村。近些年,潭湖村的村民,一个个从外地返乡,修建新房,种植蔬果和红豆杉,过起了不离家的舒适小日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盛夏的一天,潭湖村刚从省外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欧阳,举着一小杯红豆杉酒,给一个青年人敬酒,情不自禁吟起这首诗来,他充满感激地对面前的青年人说:“王总,谢谢您!我原以为要远离年迈的父母,才能谋得一份称心的工作,未曾想在家门口,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眼前的这位青年人,连连点头,他眼神睿智,棱角分明,有着一张看起来几分坚毅又几分沧桑的脸。

这位青年人,名叫王仁子,长坪乡潭湖村党总支书记,看着大学生欧阳,他似乎看到了那年刚离校的自己,他的思绪,随着这醇醇的红豆杉酒香,飘向远方……

酷爱思考的“拓荒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农村,家家户户大部分都很简陋,三五成群结伴玩耍是孩子们感到最幸福的事情,对小王仁子看来,还有更幸福的事,那便是看书。小学时,王仁子就能独自阅读《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中华传统文化读本了。对这些书,王仁子爱不释手,翻了一遍又一遍,当时那些书都是线装手抄本,因为翻阅太多,书页松了,书角断了,小王仁子又将他们小心翼翼地缝起来,粘起来,继续阅读。那个时候,乡下人有老人过世,村里流行唱夜歌,歌曲内容大部分是关于做人做事的道理,小王仁子常常听得津津有味。这些点滴积累,是对他最原始的文化熏陶。

初中时,因为离家较远,父亲每天给王仁子两毛钱作为中午的饭票钱。王仁子舍不得吃,常常饿着肚子,省下来买杂志字典。到下午时,少年正长身体的他,饿得肚子咕咕叫,也只能狠狠忍着。如今的他胃不好,就是当时忍出来的。

从小学到初中,王仁子的成绩都很好,那时,古今中外的故事,成为王仁子的酷爱。因为家里穷,王仁子买不起书,就自己摘抄。他摘抄厚厚的《西游记》,连成语典故,也摘抄了六本。家中的墙壁,只要是他能够得着的地方,都被他的摘抄贴得满满当当的。

初三那一年,王仁子迷上了课外书,下课看,不过瘾,上课也偷偷看。中专考试时,一向成绩优秀的王仁子仅差一分,“落榜”了。不甘心的王仁子继续求学,直到高中毕业。

上世纪90年代,沿海地区进入改革开放新节点,几千万人涌向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打工,形成一股打工潮。一心想改变家人贫穷命运的王仁子也在其中。他和堂弟几人随同打工大潮,走进了热火朝天的工地建设。

有一天,王仁子和堂弟及远亲三人接到一个活,三人将生石灰从船上挑下河并送到工地。一船生石灰太多,路途又远,三人咬着牙,汗流浃背,从中午到深夜,才挑完。50块的工钱!王仁子打工来第一次拿到这么高的工钱,这可是相当于当时三四天的工资了。同在附近打工的亲戚朋友听说王仁子赚了一笔“不菲”的钱,吵着嚷着来要他请客,第二天,王仁子醒来,发现辛辛苦苦“卖命”赚来的工钱不翼而飞了。王仁子一阵心酸,他心里想:如此辛苦,也就赚这个辛苦钱,钱丢了,就又什么都没了。他突然很想回家,可是,一想到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家人,“不菲”的路费让他有着生活不能承受之重。很长一段时间,一种思乡的情绪像魔咒一样缠绕着他,半夜时,他悄悄地抹了抹流下的泪。

为了把钱省下来,王仁子一年到头没有回家,等到春节,他才回来。没过几日,又匆匆离家。“自己和哥哥姐姐常年在外,只有年迈的父母在家,这样的家,四分五裂的,久而久之,亲情淡薄,有啥意思?”王仁子叹了叹气:这样的生活太没保障,在外赚钱也是一时的,只有在家稳当做事,才能过好一辈子啊!他陷入了沉思。

王仁子开始寻找机会。

一天,王仁子去堂兄家串门,看见一张刊头为“湖南科技报”的报纸,爱好

阅读的他饶有兴致地读起来。突然间,一个醒目的标题吸引了他的注意,定睛一看,“种植红平菇何愁不致富?”十个大字赫赫显现于眼前。王仁子一口气把文章看完,连连叫好。他把文章里的故事讲给堂兄听。原来,故事讲的是广西宾阳县一家农户种植红平菇轻松致富的故事。王仁子兴致勃勃地对堂兄弟说:我想尝试一下!他的眼里,闪着亮光。

当时的王仁子,打工赚的钱差不多只能负担自己的生活,给父母一点零花钱,加上来来回回的车票钱,身上几乎没有多余的钱了。可决定的事情,就一定

会果断去做,这是王仁子从小就培养的习惯。

王仁子想方设法,找在信用社工作的同班同学贷款50元,25元用来买书籍参加培训,另外的买种蘑菇的原材料。

学习完毕,王仁子便开始做实验。他用箩筐装一些稻草,用铡刀将他们砍碎,加石灰消毒,并用麦子做菌,一切准备就绪,将其置于地窖中。一个月后,王仁子走近一看,菇子竟如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了,王仁子大喜。他兴奋地挑着些,准备拿到圩上卖。要么“埋”在书中、要么默默地“潜伏”在人群中打工、从没抛头露面的王仁子,第一次挑东西在大庭广众下“叫卖”,突然觉得自己“好丢人”。

王仁子断断续续地“叫卖”几声便不想再发声了,他心想:能卖多少算多少吧!令他惊喜的是,这些白如凝脂、色泽鲜艳的菇子,很快就被顾客“抢购”光了。

正是这一次次“好丢人”的经历,让王仁子变得更强大,更成熟了。

将一拨蘑菇培育好后的王仁子又回到了广州打工,此时的他,半夜醒来常常会想起家中的蘑菇。1994年十二月初一,正值王仁子父亲六十大寿,王仁子思考了一番:回乡里老家给父亲办生日后,得迅速返程回广州,还没做几天工,又得回乡过年了。想了想,王仁子带着未婚妻索性辞工回家,他决定专心专意地琢磨蘑菇生意。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大地。王仁子正是沐浴着时代进步和潮流发展的阳光,不断成长着。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也给喜欢思考的王仁子带来新的启蒙。

1994年,全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浪潮袭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向了市场经济,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博学多才的王仁子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经济蕴藏的机遇,开启了新的人生挑战。

为了种出鲜美的好菇,王仁子建起了专业的菇房,他和未婚妻每天悉心为菇子配制养料,消毒杀菌,接种覆土。最后一环出菇管理是种蘑菇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到蘑菇的产出情况,王仁子钻研了很久,研究出了菇子的最佳出菇温度和水分状态,他发现,浇水要特别有讲究,要少量多次,少浇勤浇。

努力就是光,成功就是影,对于王仁子来说,1995年这一年,光影相随。这一年,凭着这一框框鲜美的菇子,王仁子很快就赚了两万。王仁子说,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是改变他命运的起点。

他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回到家乡,不再“断断续续”做事,而自己可以做主做持续发展的事了。

也就在这一年,王仁子开始了扎根家乡。

勤劳致富的“先行者”

播种蘑菇取得“不菲”收入的王仁子引起了村里乡亲的关注,他们发现,平时不怎么做声的王仁子竟然有这般能耐,渐渐地,他们还发现,这个勤劳肯干的年轻人,能耐还多着呢!

20世纪90年代,乡村家家户户要用电,都是村里统一收钱,交到电力局,电力局再把电供到村里的变压器上。这样以来,村里就需要专门的人统一管理。王仁子回到家乡,听村里人说,最近村里已经没人愿意管电了,因为来一个亏一个,没人能管得下。王仁子不相信,一个村竟然没一个能管好电的,他不甘心,自告奋勇接手了。

王仁子着手和另一个村民共同管理。一个月不到,一算账,竟白白亏了600多。要知道,当时一个基层公务员的工资也就三五百元,600元相当于他们一个多月的收入啊!

同王仁子管电的伙伴着急了,急匆匆地推掉了这差事。王仁子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他想:自己可不能半路丢下不管,那样,也太丢人了!

王仁子琢磨来琢磨去,深更半夜,他拿着手电筒一遍遍“巡逻”,终于找出了问题症结。原来,一些村民为了省钱,常常偷偷地私接电线。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缺钱。王仁子思索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乡亲们真正走出贫穷,而首先要做的,是堵塞违法行为的漏洞。王仁子分门别类处理:对于恶意占公家便宜且不思悔改的,晓之以理,限期整改;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明之以义,规劝回头;家境贫困、无力承担的,动之以情,重点帮扶。

这样,村里的乡亲,将王仁子当作“救命稻草”,有困难便找他帮忙。常给人“雪中送炭”的王仁子,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尊重和信赖。

1995年,将钱省下来借给父老乡亲的王仁子,和未婚妻两人动手挖起了地窖,要扩大蘑菇生产,他们没有多余的钱打厂棚。一锄一锄地挖,一担一担地挑,两人靠双手和双脚,硬是挖出了70平米的一个地窖。

1997年、1998年两年,王仁子夫妻两人依靠培育蘑菇和木耳,再次获得了可观的收益。颇得大家信任的王仁子,1998年,“当仁不让”被推选为村干部。这一年,村里的经济大环境极差,因为收税等原因,干群矛盾突出,王仁子看到了其中的难处,毅然自己掏钱垫付巨额的农业税款。

这一“垫”,便是七八年。王仁子一算帐,足足垫了五万元。2005年,国家免除了收缴农业税,王仁子垫出的钱再也没法收回。

1999年,“能耐”的王仁子开始担任村支书。当村支书了,村子就是自己的家,要当好这个支书,就得把这个大“家”当好。王仁子想。

于是,上任开始,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家当,“扎”进了这个“大家”。

他深入村里走访,看到了乡亲们的勤劳,可让他揪心的,更看到了乡亲们的贫穷和无奈。

王仁子发现,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出去打工去了,留在老家的,是苍老的父母,以及幼小的孩子,他想起了自己几年前离家的心酸。那时,王仁子便开始了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关注,“要是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就好了!”王仁子想,如果自己能做一些事,能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百姓,安安心心地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幸福生活,就很知足了。

王仁子开始朝着这一梦想前进。

2001年,国家首推退耕还林政策,王仁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率先承包荒地,实施退耕还林。有乡亲劝他:“政府说有钱补,可是能不能补下来,还真不知道呢!你怎么可以冒这么大风险?”

王仁子表情坚定:“你们要相信,既然国家的政策,就一定会落实。”就这样,王仁子将村里能做事的人召集起来,邀请他们过来做工,一天的活需要10多个人做,每个人,一天给十五块的工钱。

2002年,王仁子将十多亩开垦的地种植桃树;2003年,扩张至36亩。

可是农业是收效慢的产业,投入多,见效慢,风险大。2003年,将所有收益投入“退耕还林”的王仁子,自家生活也日趋拮据。而2003年这一年,却恰恰是王仁子命途多舛的一年。这一年,王仁子的父亲、前妻、侄儿相继离世,承受巨大伤痛的王仁子想体面地为挚爱家人办好丧事,可却身无分文。后来,他一声长叹,从银行贷了3000元款,将丧事办妥。

沉重的打击没有将王仁子压垮。多年的社会历练和广博阅读,使他变成了一个坚强的深刻的人。

他走上山头,看遍野的翠绿,一丝欣慰之情略过心头。“做农业,要沉得住气,要忍得住苦。”他暗暗鞭策自己。

2005年,一个娇小贤惠的年轻女子走近王仁子,心地善良、勤劳智慧的她用自己默默的行动,走进了王仁子的心中。这一年,他们有了新家。

从种植蘑菇以来,王仁子一直是夫妻搭档,两人携手,从未让外人帮忙。王仁子的前妻“身强力壮”,从小干农活的她每天挑几十担养料不在话下。现任妻子,虽然能干,但身材娇小,经不起如此“重担”。王仁子细细考量,夫妻两人改变创业手段,开始了土鸡养殖。

王仁子记得,那时,天刚蒙蒙亮,妻子目送他走出家门;耕作到深夜,妻子提着灯火,去山里接他。生活的苦难,在甜美的记忆中,都变成了甜。

最难忘的是2008年年初。那个寒冷的一月上旬,一场大雪落在南方大地,先后四轮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席卷了包括湖南、贵州、安徽以及湖北在内的19个省,各地交通瘫痪,食物短缺。

一天清晨,睡在鸡场的王仁子早早地起来,挑一担鸡准备去圩上赶集。看着漫天飞雪,王仁子紧紧地往外走,突然,一阵“轰隆隆”的巨响从身后传来。王仁子一惊,转过身一看,在距离自己40米的地方,鸡场正向下坍塌。听到巨响,妻子连忙赶来,看着差点被砸倒的王仁子,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往下掉:“就40米!要不走出这40米,命都没了!”家中的兄弟们都赶来,他们回想起来都后怕。

患难见真情。兄弟们拧成一股绳,帮着王仁子一起挑鸡去圩上卖。十多里路,走着走着冷不丁滑到了,坐在地上歇一下,又一鼓作气站起来,继续向前走。就这样,走走停停,跌跌撞撞,一家兄弟把鸡挑到了市场。可是,他们没想到,大雪天的日子,去市场的人多,可买鸡的人却很少。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又将鸡挑回家中。

从2005年到2008年,王仁子和妻子一共养了八万只鸡。王仁子想起,每次喂鸡,妻子都要挑几百斤的饲料,料少鸡多,贪吃的鸡常常将妻子的脚啄得稀巴烂。王仁子一阵心酸。兄弟们帮王仁子把没卖出的鸡安顿好,血浓于水的亲情,又如一股热腾腾的暖流涌向王仁子的心头,他看到了人间更美好的东西。

是啊!创业艰辛,家人雪中送炭,这是多美好的温情!王仁子几多感慨。

养鸡亏损几十万的王仁子没有退缩。

2008年,某乡领导觉得王仁子做事踏实,看到他的困难,主动帮他联系贷款度过难关。

数次创业失败的王仁子没有被困难打倒。他常常想起小时候阅读的海明威的那部经典作品《老人与海》,其中的一句话,总在他最低落的时候,像明灯一样给他温暖和力量。“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它,但就是打不败它。”他一次次鼓舞自己,给予自己信心和力量。

要致富,就要紧跟政策,紧跟市场。有着多年沉淀的王仁子再次看到了新的曙光。他发现,退耕还林,是迄今为止我国实施的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全国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他相信,乘着国家“退耕还林”的东风,一定可以开拓一片新的天地。“国家政策好可以为我们‘保驾护航’,退耕还林定能还村民一片绿水青山。”王仁子细细想到。就这样,想做一番“大事”的王仁子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将种植投入净增1000多亩,并且,他还开始了油茶种植,这是耒阳市的知名特产,他希望,能让这些历史悠久的知名特产,走出家乡,并发扬光大。

王仁子更是想到了集体的力量,想到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新的希望。

“种植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我为何不把村民们都召集过来,一起种植?一起富裕?”一想起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王仁子更加坚定了信念,要知道,他刚上任村干部的第一年,就有带领大家一同富裕的梦想。

他的思路也越来越明晰。

为了带领乡亲共同富裕,王仁子开启了多元化发展道路。2008年10月,王仁子牵头注册成立了耒阳市焱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将办社宗旨定为:引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村民们纷纷以土地、劳动力或资金入股,“村民入股、人人有份”的美丽景象,在潭湖村拉开序幕。这一年,王仁子被评为“耒阳市十佳科技示范大户”。 

尽管头顶巨大压力,王仁子却异常坚定,认准的事,他从来都是信心百倍。历经风霜雨雪的花儿,会开得更加惊艳。王仁子将合作社取名“焱燚”,其中蕴含着他的自信和期待,他相信,只要擎起科技的火把,尽然能够照亮这一片古老而沉寂的热土;他期待,这一片广阔的茂盛的山林,将迎来一个愈来愈好的艳阳天。

小康路上的“领头人”

2010年,王仁子带领焱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村民开始了多样化养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思路决定出路,路子宽了,他的想法也逐渐开阔起来。

2011年,王仁子开始“反省”自己,他想,人不止要埋头耕地,还要抬头看天。

2012年,政府慢慢对农业领域加大金融扶持,对于深扎农业的王仁子来说,可谓一大机遇。他更有信心地加大了农业建设。

扩张种植,首先得修路。王仁子依靠自身力量,首先将山林的几条泥巴路修好了,并且一开始就是按5米宽的高标准。他是一个有着长远眼光的人,他知道,这些路,修太窄日后还是要拓宽,还不如一次到位。

他还与村支两委干部,通过向上争、向外筹、自己垫等多种方式筹资,扩容硬化山塘14口,将全村通组公路全部硬化,并修缮水渠8000米。没有水,村庄就没有灵气,乐山乐水的王仁子这么认为。

要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仁子利用“长坪乡”作为湖南省红豆杉保护基地的优势,带领村民种植红豆杉。他免费给村民发放红豆杉,支持他们主动发展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他还利用高山清澈的泉水,带领村民自制红豆杉酒。文章开头所述村里小伙向他敬的酒,就是家家户户自酿的红豆杉酒。

固态调味酱(豆油)是耒阳的特色产品,如今竟成了稀缺产品,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王仁子欲将这一民间传统古法发扬光大,特地筹建了豆制品加工厂。在工厂,20余名村民轮流上阵,经洗豆——煮豆——蒸豆——制曲——洗曲——发酵——泡豆——浓缩——灌装等多道复杂工序,将传统文化的工艺精华融入这香喷喷的酱香中。工厂每年可加工大豆700余吨,产值1600余万元,带动了全村种大豆3000余亩。

2017年4月,王仁子在焱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整合,成立“湖南焱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20年3月,王仁子就将公司发展成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

为增加贫困村民收入,王仁子帮助本村和邻近乡村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并领其入股。同时,聘用自主创业能力弱难以致富的贫困人员常年就业,雇用能简单劳作的老人从事选种、田间巡查、割草等简单工作。2017年一年,公司付给村民的工资高达160余万元。

为了让村民的收入趋向更稳定,王仁子还充分发挥国家小额信贷扶贫政策的优势,以合作社为桥梁,为村里5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办理小额信贷,并以该资金入股合作社,享受定期分红。

村民的日子好过了,王仁子心情也越来越好。一天,他开着车绕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停在山头,放眼望去,他自己也被惊呆了。

这一片自己一手开发的山林,从山脚往山顶,如螺旋环绕,行可纵观,立可俯瞰。园内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各类蔬菜瓜果,应有尽有。好一派山清水秀、风光独好的环保原生态园。王仁子暗自唏嘘。

他不禁掐指一算:红豆杉及珍贵花卉苗木2800余亩,油茶5200余亩,果木及农产品种植共600余亩,种植面积总达8600余亩。水面养鱼200亩,山场养殖区760亩,牛场2000㎡,鸡舍1000㎡,还有已建成年出栏达12000头的养猪场……

王仁子一阵喜悦,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何不将此建设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发展休闲旅游业,使之成为潭湖村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引擎?

王仁子的建议得到了上级认可。“这可是集油茶种植、固态酱生产、水果生产、畜禽养殖、渔业生产、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观光园呢!”在一次市里的调研会上,某领导由衷赞叹。

同行的调研人一致认为,王仁子担任潭湖村党总支书记的这些年,潭湖村的变化是日新月异,潭湖村的百姓生活更是有目共睹。

60多岁的邝才斗和王玉枚来到农场前,年收入只有几千,儿子因为出车祸,大脑被损伤,两老口带着几个孙子艰难度日,直到来到焱燚农场,一年年工资增长,如今到三万多,生活渐渐变得轻松起来。

48岁的黄楚兰因为爱人患脑肿瘤,独自艰难抚养三个子女。在王仁子的扶持下,入股到焱燚农场开货车,公司一年五万的分红,再加上每个月稳定4000的工资,使其摆脱了生活困境。

46岁的黄志勇,2017年以技术入股在酱厂做负责人,结束了曾经不堪的生活。为了给小孩读书治病,他们曾将辛辛苦苦攒了十多年钱买的房子卖掉了,还欠了十几万的款。黄志勇说,在他欲哭无泪的时候,王仁子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一开始,他有些犹豫,不知这个酱厂能做多久,后来生意越来越好,黄志勇也就越做越有劲了。2017年底,依靠技术和勤劳,很快脱了贫。

46岁的欧阳成,曾经在广东打工,将小孩老人独自留在家中,在外收入微薄却又忍受思儿念母的苦楚,得知王仁子能为乡亲提供不少工作岗位,他迅速回了家,开启了“朝九晚五”的不比“公家人”差的幸福生活。

60多岁的王四四是村里的五保户,他除了照顾两个孙子上幼儿园,每天就在农场除草,一个月能拿到1000多元的收入。

20岁的黄杜鹃是上述说的黄志勇的女儿,刚考上大学的他,毅然地填报了“园林设计与管理”专业,他说,如今,潭湖村已然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富,毕业后,一定要回到潭湖村,同自己的家人一起,见证潭湖村的变化发展。

……

潭湖村的乡亲们说,这些年,他们变得富有了,精神状态更好了,说话更洪亮了,走路时,背也挺得更直了,是王仁子带领他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美丽乡情的“守护者”

人们常说,在红豆杉树下静静聆听,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潭湖村的百姓常常看到王仁子穿梭在大山深处,行走在乡间小路,守护着这一片山林,守护着潭湖村的一方山水,他们觉得,他像极了山里那棵熟悉的红豆杉,坚定,高洁。

每次走进层层叠叠的红豆杉林间,王仁子总几分感慨。他望着满眼的翠绿,簇簇红豆镶嵌其间。他不由想起了自己扎根家乡的这些年,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未曾离开,亦从未言愁。

他觉得自己就是那“麦田里的守望者”,他的职务,就是守望这儿,守望这一方水土,守望这片红豆杉下的潭湖村的父老乡亲。

这些年,王仁子看着潭湖村的村民一个个陆续脱贫,心中甚喜。由于出色的扶贫成绩,王仁子多次荣膺市里各种扶贫荣誉,并被评为“湖南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

面对荣誉,王仁子说:这是对我现有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工作的鞭策。他一如既往地奔赴在潭湖村的每条路上,每个角落,帮村民献计献策,为村民助力解忧。他还是像从前一样忙,每天至少接几十个电话,有遇到问题求助于他的村民,也有看好潭湖村前景想来投资的外乡人。

父老乡亲告别贫困,家乡亲人回家团圆,是让王仁子倍感幸福的事情。他和朋友说,虽然常常很累,很苦,但这些累和苦,也都值了。

村干部说,王仁子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二十多年来,筹资并亲自出资,新建了1500㎡的敬老院,使得村里70余名孤寡老人老有所依,同时,还捐资修缮了潭湖村小学,在长坪中学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52名。

乡亲们说,这些年,王仁子对自己和家人要求越来越严。有时自己掏钱为乡亲办事,却从来不收乡亲的礼,因为他,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清明。

可对村里的乡亲,他却极为宽容。有一天,一位老人在山里挖丝毛根草,为了挖到更多的根,他将露出面的草烧了再挖,这一烧,引发了一场大火。王仁子看到老人惭愧的表情,没有责备他,他带领大伙用拖把“打”火,用镰刀割草减小火势,从上午忙到晚上,皮肤被烧到脱皮,才将熊熊烈火扑灭。他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警醒自己,并迅速号召农场员工,将山里的草除尽,并设置隔火带。

这些年,王仁子带领潭湖村越来越多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他自己的事业,也越做越稳定。有人向他取经,他诚恳地说:人无信而不立。只有诚信,才会让越来越多人信任你;只有懂得感恩,才会让越来越多人喜欢你。

多年来,王仁子有着记日记的习惯。他在日记中这样诠释自己的名字:一加一的王,仁义道德的仁,孔子的子。他希望自己的人生做加法,并坚守孔子讲的善良仁义道德,做一个淳朴的敦厚的人。

盛夏的长坪乡潭湖村,笼罩在茂盛的山林中,风吹起,大片大片的层层绿叶如碧浪般妙曼起舞。王仁子笔直地站立于山头,向远方看去。他深情地说:“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我担任村支书的初衷,把自己说得崇高点,也是我的人生理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风吹稻浪,蔬果飘香,王仁子安然地走在田间山野上,痴恋乡土的他,将这一腔热血和深情,藏进了无垠绿海,藏进了烂漫山花。

【作者】尹红芳,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毛泽东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耒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文艺报》《中国报告文学》《湖南文学》《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多篇作品发于报刊头版头条,入选文学年选。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凤舞寿岳》,人物传记《公安英模官同生》等。

[责任编辑:袁树勋]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