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任作民、任弼时、肖劲光,三个湖南青年如何踏上革命之路?


来源:凤凰网综合

后来的故事,波澜之壮阔、牺牲之惨烈、成就之伟大、影响之深远,可能是这些一二十岁的年轻人未曾料到的。

凤凰网湖南讯(文/袁树勋)

任作民烈士,湖南湘阴县(现汨罗市)人,中共建党初期最早的党员之一。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过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湖南特委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期间,他两次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却从未放弃对心中理想的忠诚。

和堂弟任弼时一样,任作民为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英年早逝。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任作民诞辰120周年,凤凰网湖南特推出任作民系列专题,以为纪念。

任作民(左一)夫妇和任弼时夫妇

1

1920年夏,后来的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任作民,还是个没满21岁的苦闷青年。

一年前,他从湖南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毕业。起初,他想回老家搞农业科学种田试验,但主持家务的叔父不支持。无奈之下,他赴上海投奔大哥,想找机会出国勤工俭学。当时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影响很大,对青年学生非常有吸引力。

逗留上海半年多,任作民没找到留学机会,反而生了场大病,不得不在1920年春天返乡休养。[1]

后来的开国元勋任弼时和肖劲光,也在这个夏天陷入彷徨。

两人是长郡中学的学生,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当时正是暑假,但两人商量好不回家,一来节省路费,二来找找毕业后的出路。两人家境都不宽裕,供不起他们继续升学,如肖劲光在回忆录中所说,“只有尽快得谋个职业以自立。”

有天,二人路过一家画像馆。看见馆内墙上的作品,有绘画才能的任弼时觉得不过如此。他买了碳墨和纸,画了两幅,拿去和那画像馆里的画一比较,觉得自己也能籍此谋生。

但就这样混碗饭吃,两人又不甘心。如肖劲光在回忆录中所说,“青年人总是有理想的,我们不想在外忧内患的国度里做任人宰割的牛马,做一个仅仅为了谋生而活着的人,而想寻找我们理想中的最好出路。”[2]

15岁在长沙读书的任作民

2

一个从上海传来的消息,改变了三个青年的命运。

任作民接到了哥哥的一封信。信中说:陈独秀、杨明斋等人在上海举办外国语学社,正在招生。参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俄文培训后,即介绍去苏俄留学。

拿着信,任作民兴冲冲地去了长郡中学,找堂弟任弼时商议。

当时,何叔衡等人在长沙成立了俄罗斯研究会。任作民和肖劲光打听到,研究会也在帮上海外国语学社筹备赴俄国勤工俭学事宜,遂报名入会。恰逢任作民来寻,三人一商量,下定了去俄国的决心。[3]

1920年10月,任作民告别尚有身孕的妻子奔赴上海,顺利报名入读上海外国语学社。几天后,任弼时和肖劲光也来了。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另一个湖南籍同学,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

上海外国语学社的背后操持者,是当年8月成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它的几个主要筹划人分别是:陈独秀,一年后当选党的首任总书记;维经斯基,共产国际第一位驻华代表;杨明斋,布尔什维克党员,受共产国际委派和维经斯基一起来华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他担任了学社社长。

外国语学社的核心目标,是为即将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它也被称为中共首所干部培训学校。肖劲光后来回忆,“我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到俄国去,学习革命道理,回来搞革命,改变落后黑暗的旧中国。”[4]

上海外国语学社,中共首所干部培训学校

3

外国语学社开办了不到一年时间,学员最多时有五六十人,主要来自湖南、安徽、浙江三省。

少数学员,是看到报纸上的招生启示后报名入学。大多数学员,经各地的革命团体或个人推荐入学,如任弼时、肖劲光等6人,由长沙俄罗斯研究会推荐。

从1921年起,外国语学社选派几十名学员分批前往苏联学习,开启了中共留学教育的先河。他们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大学)学习,毕业后大多回国,成长为中共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如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蒋光慈、彭述之、任作民、王一飞、傅大庆、李启汉、汪寿华、柯庆施等。[5]

任作民、任弼时、肖劲光等十多人,是在1921年4月自吴淞港启程的。临行前,17岁的任弼时给家中写信,“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以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6]

他们知道,自己踏上的是一条漫长艰险的革命道路。但后来的故事,波澜之壮阔、牺牲之惨烈、成就之伟大、影响之深远,可能是这些一二十岁的年轻人未曾料到的。

莫斯科东方大学旧址

参考文献

[1] [3] 任作民和他的革命一家,第15、16页

[2] [6]肖劲光回忆录,第12、18页

[4] [5]中共创办的第一所外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学社,《党史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5期。

[责任编辑:袁树勋]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