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700余名乡村校长齐聚湖南小县城 一起“再生长”


来源:凤凰网湖南综合

尕藏加,是青海贵南县森多镇寄宿制学校的校长。他花了两天时间换了4种交通工具,才赶到湖南怀化市溆浦县,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七届乡村好校长论坛。

(文/张秋盈)

尕藏加,是青海贵南县森多镇寄宿制学校的校长。他花了两天时间换了4种交通工具,才赶到湖南怀化市溆浦县,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七届乡村好校长论坛。

4月13日,论坛开幕,来自海内外的700多名乡村校长、教育专家和公益人士齐聚一堂。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好校长,再生长”,它由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和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

湖南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许云昭,出席论坛并讲话。怀化市副市长欧阳明、溆浦县委副书记杨廉喜、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少波,也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言。

2019年4月13上午,第七届乡村好校长论坛在湖南溆浦县鹿鸣学校开幕,开场由溆浦县第二中学的同学们带来舞蹈《拥杯•瑶》。

2019年4月13上午,第七届乡村好校长论坛在湖南溆浦县鹿鸣学校开幕,论坛现场火爆。

 

一所乡村好学校,关键要有个乡村好校长

专注乡村教育的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弘慧”),创办于2008年。

李少波说,长年扎根乡土,让弘慧内部达成了一个共识——乡村教育想办好,校长这个群体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从2014年开始,弘慧持续举办了多届校长论坛。举办地,都在县城。

如李少波所说,县城“离乡村校长们最近,也便于教育和公益届的大咖们抵达”。他希望,籍此把各种资源和信息带到乡村校长们面前,为他们搭建一个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本届论坛,是规模最大、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与会人员中,除了700余名中国乡村校长,还有政府官员、媒体记者、公益人士,以及来自美国和马来西亚的10名教育同行。

2019年4月13上午,第七届乡村好校长论坛在湖南溆浦县鹿鸣学校开幕,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波致辞。

许云昭也认为,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得有一个好校长。在他看来,乡村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单位,好的乡村校长,既是教育家也是政治家。

“所谓教育家,就是要会教育、会办校,用心尽心,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孩子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许云昭解释,“所谓政治家,就是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党的教育,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人,给学生种上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19年4月13上午,第七届乡村好校长论坛在湖南溆浦县鹿鸣学校开幕,湖南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许云昭致辞。

 

好校长,今天你微笑了吗?

去年在沅陵县举办的第六届乡村好校长论坛上,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发起了“乡村好校长计划”。

这项计划,每年会评选出10名具备代表性的“乡村好校长”。入选者会获得个人奖励,其所在学校,也能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公益资源支撑。

第一批乡村好校长获奖名单,在本届论坛上揭晓。邵阳市新邵县陈家坊镇中心小学校长曾志权等10人,登台领奖。

2019年4月13上午,第七届乡村好校长论坛现场, 10位“乡村好校长”获奖者领奖。“乡村好校长计划”由湖南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发起,旨在通过“好校长”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乡村校长进行“综合素质教育”探索和实践。

好校长是怎么评出来的?弘慧建立了一套有趣的评选机制,其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是“培训任务完成度”。

平日里,弘慧会组织项目覆盖地的校长们线上线下培训——这也是“乡村好校长计划”的一部分。培训过程中,校长们会经常接到任务,比如,“对身边的人微笑”。

领取微笑任务的校长们,事后要提交报告阐明任务完成情况:对谁笑了?对方有什么反应?双方有没有进一步交流?交流情况如何?

“这是针对校长沟通能力的训练。”弘慧合作发展部总监张晓英说,“所谓再生长,不仅仅是视野和专业知识的提升,也包括性格塑造、沟通能力培养等方面。”作为曾经的乡村校长,张晓英深知这些素质对一个乡村学校管理者的重要性。

“经常能良好完成任务的校长,自然能获得更高的评分,获评好校长的几率就越大。”张晓英解释。

这是一套富有督促性和激励性的培训机制。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教育局副局长唐国平,对此大加赞赏。他参加了本次论坛,一同到来的还有九寨沟县的20多名乡村校长。

2017年,九寨沟遭受了7.0级地震,多所乡村学校不同程度受损。这些学校都需要灾后重建。九寨沟县与弘慧联手启动了“九寨沟版”乡村好校长计划,来夯实受灾学校的软件建设。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方正证券公司,也参与了这项计划。

2019年4月13上午,第七届乡村好校长论坛现场,与会嘉宾正在认真聆听论坛发言并记笔记。


一个能同频共振的平台

在乡村好校长论坛上,唐国平找到了很多共同语言。

“大家都是来自欠发达地区,地情校情接近,更适合相互借鉴经验。”他把论坛称为“让乡村校长们同频共振的平台”。同行们介绍的一些经典案例,让他印象深刻。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讲述的故事,就其中之一。

2019年4月13上午,第七届乡村好校长论坛现场,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现场做分享。

行知教育集团的教学场所,既是校园,又是一个大农业基地。幼儿园、小学、中学,和茶园、桃园、柿子园、荷花园交错在一起。每年,老师都带着孩子们去采茶、种茶、炒茶。校园里落下的树叶,也被孩子们送进了茶田做肥料。

附近还有稻田和棉花地。学校也对这些资源进行了整合,带领本校和外校的学生去种地采棉花,体验乡村生活。学校给负责接待的农民发费用,附近的农民,也经常打听什么时候有孩子过来。

杨瑞清介绍,20多年来,学校先后接待了40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很多国外学生。

“这种亲近乡土的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很值得其它乡村学校借鉴。”省政协委员、凤凰网湖南站站长曾雪封说。他是本次论坛一场圆桌对话的主持人。

马来西亚爱心教育协会会长张瑞慈,是受邀海外嘉宾之一。她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推广情况的介绍,也是论坛期间的一大亮点。

首批“乡村好校长计划”获奖者及提名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张秋盈]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