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做了5年乡村公益 她有三个问题


来源:凤凰网湖南综合

这是一场注定要持续很久的讨论。

王文

凤凰网湖南讯(文/张秋盈)湖南益阳姑娘王文,是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项目经理。

3月13日,“爱故乡的100种方式”系列沙龙第四期活动,在熬吧凤凰读书会举办。活动主题是“乡村、教育、公益的碰撞”,王文现场分享了她的一段经历。

那是2014年,王文在大凉山支教。她在的那所小学,隔三差五就有爱心人士来访。

在大众媒体的描述中,大凉山是个物质极度贫乏的世界。来访的爱心人士们,献爱心的主要形式是送物质,诸如衣服、雨鞋、糖果之类。

这些的东西,多少有些使用价值。但这种公益形式,王文觉得“价值实在值得商榷”。

当地虽穷,但也不至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孩子们的口袋里,也经常装着五块十块零花钱。一双鞋子两件衣服,最多是聊胜于无,还可能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心理——“我是弱者,我接受馈赠理所当然”。

后来,王文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乡村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她相信,答案一定不是她在大凉山看到的那种“爱心”。那背后的“强者心态”让她不适。每当爱心人士用怜悯的目光打量孩子,并试图拍下一张引人同情的照片时,她就有冲上去把孩子护住的冲动,“就像老母鸡护住鸡崽子”。

乡村孩子需要什么?来自溆浦县的乡村英语教师李璐南,谈了自己的看法

支教结束后,王文去了深圳一家公益机构。

这家机构关注乡村孩子的医疗卫生问题,在大凉山也有项目,王文得以经常回当初支教的学校看看。

有天,一家跨国企业找上门,说要向一千个乡村孩子赠送大礼包。礼包内装着玩具和服饰,单个价值300元。

商量再三,王文和同事们拒绝了这个提议。要问原因,又得从她在大凉山支教时的见闻说起。

当然,不能因此就把这爱心家企业拒之门外。王文和同事们要做的,是为对方设计一个更契合乡村孩子需求的项目。这是件很专业的事,操作过程中,王文也时常感到自身视野和能力的不足。

这引发的她的另一个思考:乡村公益人,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是不是应该像乡村教师那样,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沙龙活动现场,王文向台下提问。

王文离开深圳加盟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弘慧教育基金”),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专业主义”的向往。2008年成立的弘慧教育基金,专注乡村教育,在圈内素有“项目做得很好”的口碑。

“爱故乡的100种方式”系列沙龙的这一期活动,也是由弘慧教育基金承办。

这个系列沙龙,由湖南爱故乡工作站、湖南农道公益基金会等多家公益机构发起。来到现场的,大多是专业公益人士和志愿者。在这样一个场合,王文提出的是一个能够引发讨论的“专业”问题。

沙龙现场,分组讨论

现场有人发言,“做公益有别于搞慈善,不是救助人,而是要改变人。要通过改变,让帮扶对象过上平等独立的生活。”

5年前初到大凉山,王文也是这般雄心壮志。那时候她也觉得,一定要改变,“不能改变这个村庄,我起码也要改变几个学生。”

效果确是微乎其微,以至于她的公益观都发生了动摇,“为什么一定要让对方按照我的想法去生长呢?不能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吗?”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公益?”是她抛给现场的第三个问题。

这是一场注定要持续很久的讨论。

[责任编辑:袁树勋]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