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取消特长招生利于教育公平


来源:潇湘晨报

原标题:取消特长招生利于教育公平2018年12月18日日前,北京宣布2019年将取消特长生招生。和这一消息同时发布的信息还有不少,比如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校内托管班的覆盖等,但不少媒体仍选择把&ldq

原标题:取消特长招生利于教育公平

2018年12月18日

日前,北京宣布2019年将取消特长生招生。和这一消息同时发布的信息还有不少,比如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校内托管班的覆盖等,但不少媒体仍选择把“取消特长生招生”做成了标题。事实上,今年2月,教育部已给出时间表:2020年前,全国都要取消特长生招生。一些地方也随即宣布,在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彻底取消特长生招生。

有了上述背景,北京宣布取消特长生招生的消息仍然引发了网络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特长生招生”这个历史性招生制度产物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谓特长生,一般是指拥有艺术或体育特长的学生。在小升初、初升高等升学招生的过程中,普通学生都是凭借分数的高低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但艺术、体育等特长生却可以凭借专业方面的测试成绩,或者是过去比赛获得的名次,走特长生招生的特殊通道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

这种招生方式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它最初承担着良好愿望。曾几何时,升学的全部砝码都压在学科考试的独木桥上,人们认为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一些学校开始特长生招生的探索,然后这种方式逐步扩大,成了特殊升学通道。

很多东西一旦“火”了之后,就慢慢背离了它的初衷。特长生招生本来是为了发现特殊人才,结果却形成了一种“全民化”的畸形格局。孩子们不管有没有艺术细胞或体育爱好,为了在升学中“少费力气多产出”,纷纷成为特长培训班的常客。

能够投机取巧的地方,总是更容易产生腐败。少数学校、机构、家长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慢慢形成了一个“虚假特长产业链”。媒体曾多次曝光过这样的现象:所谓的“体育特长生”拿着运动员证书,却根本不会踢球;有的学校连游泳池都没有,却一连培养出了几十名游泳二级运动员。

无论是刻意威逼孩子“培养特长”,还是通过腐败的方式为孩子假造“特长”,特长生招生的变异都越来越影响到教育的公平性。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特长生招生的政策更是直接违背了义务教育法关于就近入学的法律原则。清理各种加分项目、取消特长生招生,一度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极高呼声。

取消特长生招生,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回归它们的本真。当特长与功利色彩脱钩,兴趣爱好与梦想的关系才会更加紧密。否则,所谓的特长永远只是一块“敲门砖”。看似繁荣的特长培训市场,永远培养不出真正的未来艺术家和未来运动健将。

本报评论员 周东飞

[责任编辑:石凌炜]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