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兵专栏|科举被学者称为“第五大发明” 科举与高考有何异同?


来源:凤凰网湖南综合

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考试制度,它不仅被东亚一些国家所模仿,而且为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

编者按:

又到一年高校招录时期。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兵教授,致力于研究“历史上的高考”——科举。

他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挖掘出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唐伯虎涉嫌“买考题”,白居易考前遇“伯乐”,杜甫考不上进士的原因……严谨的考证,有趣的细节,勾勒出千年科举的历史长卷。

凤凰网湖南定期推出《李兵说•历史上的“高考”》系列,本文为第八期,讲述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编辑|甘雅婷

导语: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考试制度,它不仅被东亚一些国家所模仿,而且为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进而对世界各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科举对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是否有影响呢?

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考试制度,它不仅被东亚一些国家所模仿,而且为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进而对世界各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中说:“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

科举是现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历史渊源,它对世界文明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18世纪,以科举为核心的中国文官制度、中国文明让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心悦诚服,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奎奈曾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法国吸收科举以考试选拔文官的观念,于1791年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

自17世纪起,科举制在英文著作中大量出现。19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仿效科举实行文官考选制度。1855年,在考察东印度公司的考试选才制度基础上,英国于1855年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科举通过英国对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美国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仿效英国的产物,但中国的科举制度也直接影响过美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美国于1883年通过文官考试法案,1893年文官考试制度正式确立。

象牙状元筹

科举为什么会被学者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呢?

早在19世纪,当一些人主张英美仿照科举实行文官考试制度时,就曾多次将科举与火药、印刷术对西方社会发展的作用进行类比。

1964年,美国学者顾立雅认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现代的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而中国科举制在建立现代文官制度方面扮演过重要角色。

这一说法得到一些当代外国学者的赞同,如日本学者福井重雅便一再引用附和顾立雅的观点。

邓嗣禹、刘海峰等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后认为,西方的考试制度受到了科举制度的影响是可以成立的,科举西传说为现代西方汉学界所肯定,认为科举考试西传欧美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里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

因此,我们认为科举考试西传欧美,确实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来说,科举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清廷停科举上谕(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

科举对现代社会还有什么价值呢?

在中国读书至上和官本位的社会中,科举不仅仅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已经成为左右政治、教育、世风的主要力量,已经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维系社会秩序和传承文化传统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正因为科举有如此强大的功能与影响力,它成为清代末年各种矛盾、弊端的汇聚点。不仅如此,由于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之久,历代统治者均结合自身的需要对科举制度进行调整,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之间出现了一定的背离。因此,我们在认识和评价科举时,既不能彻底否定其作用,也不能否认其与现代社会的密切关联。

科举虽然因清末的废止而成为历史名词,但是其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合理内核,已经超越了帝制时代的显著特征,具有了现代性。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各国,对公平、公正精神的无限渴望,对于通过公平竞争实现精英治理模式的不懈追求,以及在以考试作为选拔、测评人才的最重要手段的充分运用的大背景下,科举的合理价值仍然适应于现代社会。

光绪三十年小金榜

科举与高考有什么异同呢?

科举被称为古代的高考,高考被称为现代的科举。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二者都是选拔人才的全国性考试,定期举行,是全国影响最大的考试。

其二,二者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都在考试形式和程序上追求公正、公平。至清代,科举制度极为完善,被视为“至公之制”;高考在实践中,不断消除影响公正公平的因素,力求在考试、阅卷、录取等环节做到公正公平。

其三,二者都对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科举诱导天下读书人埋头苦读,博取科举功名,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形成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读书风气;高考则激励了广大的青少年学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其四,二者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有颇多相似之处。比如,科举时代有冒籍,现在有高考移民;科举时代有区域公平与考试公平之争,现在有高考录取分数线各省明显有差异的问题;科举时代有形形色色的舞弊,甚至引发血腥的科场大案,现在高考中利用高科技舞弊等事件时有发生。

科举与高考又明显的区别:其一,科举是一种选官考试,及第者获得秀才、举人、进士等科举功名。

唐代进士及第者通过吏部铨选可以授予不同的官职。宋代则规定进士及第者直接授官。明清时期进士及第后,除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者之外,其他进士直接授官,举人也有资格任官。而高考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录新生而进行的考试,高考录取的是高等学校的新生。

其二,科举与高考的考试内容不同。科举以经史文学(明清以后以程朱理学为主)为考试内容,明清以后以八股文为考试文体。而高考的考试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

其三,科举几乎成为唐宋以来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而高考虽然对广大学生来说影响非常大,但并不是青年学子成才的唯一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对现在、未来的青年学子而言并不只是一句口号。

其四,科举的及第率极低,明清时期乡试中举率仅仅是1%左右,三年才举行一次的殿试每科也只录取进士300名左右。而高考的录取率则普遍达到60%以上,不少省份已经达到80%以上。因此,高考与科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科举都停废了,高考还要继续存在吗?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有人甚至提出取消高考。高考是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基本适应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而产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新生选拔制度。

尽管我们必须承认,高考制度确实有不少的弊端,确实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从整体上而言,高考能公正、公平地为普通高校选拔人才,其对我国教育和社会的影响还是利大于弊的。

1958年和“文革”中废止高考,以推荐的形式录取高校学生的做法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不得不恢复高考,充分证明高考在现代中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很难想像,在中国传统人际关系极为复杂、社会法制尚不够健全、社会诚信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当下,如果取消高考,可能会使普通百姓产生一定的社会信任危机,进而可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其带来的后果比实行高考所带来的消极效果更大,甚至有可能是一场社会灾难。

然而,我们认为应当坚持高考制度,并不能否认高考存在的弊端,更不能以此拒绝改革,应该吸取科举被停废的教训——片面追求公平、公正而导致内容的僵化,最终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近代化实用人才的需求。

高考改革在保持公正、公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的进步等条件,不断改革高考的考试内容和录取形式,让高考真正实现多元评价、多元录取的理想,使高考能更好地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的发展,高考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因此得到真正彰显。

个人简介:

李兵,湖南浏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法律讲堂》主讲人,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人。湖南省国学践行公益基金会特聘教授。国家精品视频课程《科举与中国文化》主讲人。中国书院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主持人,“第十五届(2017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一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首席专家。中国书院学会秘书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8项。

[责任编辑:向云]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