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兵专栏|明朝“南北榜”出现 朱元璋为何判处多名考官死刑?


来源:凤凰网湖南综合

朱元璋制造了一起血腥的冤假错案。

编者按:

又到一年高考时。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兵教授,致力于研究“历史上的高考”——科举。

他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挖掘出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唐伯虎涉嫌“买考题”,白居易考前遇“伯乐”,杜甫考不上进士的原因……严谨的考证,有趣的细节,勾勒出千年科举的历史长卷。

凤凰网湖南定期推出《李兵说·历史上的“高考”》系列,本文为第三期,讲述朱元璋缩小南北方文化差异的故事。

编辑丨姜潇 谭丽平

导语:朱元璋虽然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但当时北方还相当不稳定,逃亡塞外的元朝残余势力经常骚扰北方边塞,甚至不时还有较大规模的战争,这让暮年的朱元璋感到非常不安。

什么是“南北榜”或者说“春夏榜”呢?

放榜

明洪武三十年(1397)二月举行会试,朱元璋钦点了翰林院学士刘三吾和纪善所纪善白信蹈两人为主考官。考试之后,他们一共录取了52名贡士,全部都来自南方,北方考生无一人上榜。

由于殿试不淘汰,参加殿试的51名考生全部被取为新科进士,自福建闽侯县的陈□(安+阝,左右结构,读an)名列第一,是状元。来自江西吉安的尹昌隆为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称是来自浙江会稽的刘谔,是探花。二甲一共13人,三甲一共35人。

由于这一次放榜是三月,被称为“春榜”,也因为这次上榜的新科进士全是南方人,也称为“南榜”。

全部名落孙山的北方考生指控这是会试主考官刘三吾“私其乡”的结果,“私”是偏爱、偏袒的意思。朱元璋派翰林院学士张信、周衡、黄章等人复查会试评卷结果。

他们复查的结论是刘三吾、白信蹈等人阅卷是公正的,他们是根据考生答卷的优劣来录取贡士的,录取的52名贡士是所有答卷中最优秀的,没有发现任何有打人情分、徇私舞弊的证据。

北方考生不依不饶,认为张信等人与刘三吾等人串通一气,有意隐瞒真相。

为了尽快平息这场风波,朱元璋亲自录取了河南考生任伯安等61名北方考生为贡士。

六月初一,朱元璋再次举行殿试,新录取的61名贡士全部参加考试。最后,根据考试结果,确定山东武城人韩克忠等人为一甲,29人为二甲,赐进士出身。29人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此次考试是在六月,已经是夏天了,因此被称为“夏榜”。又由于这次殿试录取的进士全部为北方人,因此也称“北榜”。

洪武三十年(1397)的一年之中,先后举行了两次殿试,两次放榜,录取了两个状元、两个榜眼、两个探花,这在中国科举史上是很少见的。这起事件被称为“南北榜”,也称为“春夏榜”。

那些被朱元璋严厉凌迟处死的考官们真的舞弊了吗?

朱元璋

按照朱元璋的诏令,刑部将主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和张信等调查组的共14人以欺君罔上,导致科举取士不公的罪名全部抓起来。

最终的判决结果是,刘三吾罪本来应当被凌迟处死,但考虑到他已经85岁高龄了,对他从轻处罚,免其死罪,但活罪难逃,罚他去戍边。

白信蹈、张信等11人在南京通衢被凌迟处死,2人无罪释放。这是中国科举史上第一次判处考官死刑的科场案,有多名考官被杀,完全可以说这一年的科场充满了血腥味。

刘三吾确实是南方人,他是湖广省茶陵人,今天的湖南茶陵县人。但是,他几乎没有舞弊的可能,理由有四:第一,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熟悉科举法律的老臣,对科举的相关规定是了如指掌的,而且深得朱元璋的信任,他不会置自己的名誉不顾,更不会以身试法;

第二,刘三吾已经在朱元璋身边工作超过了12年,在这一时间内,他亲眼目睹了朱元璋对郭恒案和蓝玉案的涉案人员的残暴杀戮,应该对朱元璋嗜杀成性的个性十分熟悉,他万万不敢冒死舞弊。

第三,刘三吾主持的会试录取的第一名宋琮为江西泰和县人,既不是刘三吾的湖南老乡,更不是白信蹈的北平老乡。刘三吾等人录取的52名贡士中,只有一个湖南人。由此可见,北方考生的推测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也就是说刘三吾“私其乡”的指控是不能成立的。

第四,调查组负责人的张信是洪武二十七年的状元,他来自浙江,与刘三吾既不是同乡,也没有特殊的关系。当北方考生提出刘三吾等人偏袒南方考生时,张信是坚决要求进行调查的大臣,实际张信最初也认为刘三吾等人是存在舞弊行为的,这也是他能获得朱元璋的信任,任命他为调查组负责人的原因,因此他是不可能与刘三吾串通起来的。这也就是说,刘三吾私其乡、刘三吾与张信等人串通的罪名都是不成立的,这是一起典型冤假错案。

朱元璋为什么要制造一起血腥的冤假错案呢?

朱元璋之所以要严厉惩处刘三吾等人,主要原因是为了笼络北方读书人,尽量缩小南北方的文化差异。

首先,朱元璋虽然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但当时北方还相当不稳定,逃亡塞外的元朝残余势力经常骚扰北方边塞,甚至不时还有较大规模的战争,这让暮年的朱元璋感到非常不安。

其次,洪武二十六年发生的蓝玉谋反案,持续多年,株连人数达几万人。蓝玉常年镇守北方,多名科举出身的北方官员因此受到株连,很多人将读书应试,科举及第为官作为高危行业,他们纷纷放弃科举考试,导致北方考生的应试人数明显减少。

朱元璋担心,如果放任这种现象持续的话,可能会让北方知识分子离心离德,不利于北方政治的稳固,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史书上说,刘三吾等人之所以会遭此大祸,是他们“不悟太祖之意,致有此祸”,他们成为朱元璋笼络北方读书人的替罪羊。

经历了这次事件之后,明代统治者已经意识到了科举录取在追求考试公平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地域公平,这不仅可以平衡政治势力,而且还有维护国家统一的功效。

明朝会试怎么解决录取名额的地域相对均衡这一难题呢?

朱元璋死后,会试并没有对被录取者的籍贯做出限制。直到洪熙元年(1425),仁宗即位才将改革会试录取方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仁宗召见杨士奇,向他征求教育和科举改革的意见。杨士奇认为,在继续保持密封、誊录的同时,只要在朱卷的卷面写上‘南’、‘北’两个字,来区分考试的籍贯,试卷也就相应的叫“南卷”和“北卷”。

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录取比例。具体的录取比例是,北卷占35%名,南卷占55%,中卷占10%,并对北卷、南卷和中卷的地域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北卷包括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考生的试卷;中卷包括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庐、凤二府,徐、淞、和三州考生的试卷;其余的都属于南卷。

会试南北分卷录取的制度在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得到执行。可是,代宗继位之后,宣布取消已经实行了二十多年的南北中分卷制度。

在实行了一科(三)以后的景泰四年(1453)八月,工科给事中徐廷章上疏,认为科举取士太滥,建议恢复正统年间所定的南北分卷取士的制度。

第二年会试,朝廷采纳了徐廷章的建议,恢复了分南、北、中卷取士的办法,对南、北、中三卷的区域、录取比例都与正统年间基本相同。

清初会试继承了南北分卷录取制度。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改为会试之前由皇帝钦定各省的录取名额。(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简介:

李兵,湖南浏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法律讲堂》主讲人,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人。湖南省国学践行公益基金会特聘教授。国家精品视频课程《科举与中国文化》主讲人。中国书院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主持人,“第十五届(2017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一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首席专家。中国书院学会秘书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8项。

[责任编辑:张桂琪]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