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湖南白茶坚守最古老的工艺 比绿茶诞生还早2000年


来源:潇湘晨报

湖南是茶叶之乡,白茶,在湖南的茶史上,却几乎不占据任何位置,很难在史料中找到关于白茶的记载。

原标题:寻访湖南白茶:比绿茶诞生还早2000 多年,依旧坚守最古老的工艺

潇湘晨报4月22日讯 清明时节,《湖湘地理》再一次踏上访茶之旅。湖南是茶叶之乡,白茶,在湖南的茶史上,却几乎不占据任何位置,很难在史料中找到关于白茶的记载。

或许因为白茶的工艺过于简单,实在与繁复、讲究的茶道、茶艺相差甚远,以至于绥宁的茶农们,给白茶取了一个颇为贴切又略带自嘲的名字—— " 懒汉茶",甚至都羞于拿出来招待客人,更别说送入市场了,尽管" 懒汉茶" 比其他茶类更为清雅鲜爽。

山里的茶农们将新鲜的嫩叶采摘,置于屋顶之上,交由阳光和风,任由茶香沉淀。他们不纠结于一芽一叶,也无意于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的精心制作,对于他们而言,茶不过是大自然用来解渴的馈赠,白天下地、上山,用泉水泡上一小撮" 懒汉茶",就是绝佳的饮品。

不过,这看似简单的工艺,其实藏着大自然的微妙和神奇,它与那水土紧密相关,在告别山林之后,依旧与当地的空气阳光发生联系。就像政和白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杨丰所说:" 最精致的工艺,不是增其颜色,郁其芬芳,而是保留其本真,透过她天然的味道,将品饮者与这片山水相连。"

" 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从茶道、茶艺的阳春白雪中回到日常生活中来,茶,终究不过是解渴的饮品。白茶的骤然兴起,除了市场的推动,何尝不是一场返璞归真呢?

△绥宁金水湾野生白茶,贡眉,用一芽二叶或三叶制成,相比于白毫银针,更有野性。组图/ 刘子洋

白茶早在4000 多年前就已经存在,比绿茶诞生还要早2000 多年。湖南农业大学杨文辉教授给出的理由是,先人用采摘的茶叶最初作药用,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便将采集的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干晒的方法属于白茶制法的范畴,这是茶叶加工的开端。

几千年以后,深山的人们依旧坚守着这最为古老的工艺,倒不是缺乏创新,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谷雨时节,一定要上山采茶,把茶叶当作" 灵丹妙药",也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寄托罢了。

所以,对湖南白茶的寻访,不经意间总会走入历史的深处。总能看到茶叶最真实、原始的一面,就像侗寨里遇见卖茶的老人,真诚地介绍茶的药效;山民在谷雨时做上一份新茶。对于他们而言,茶,是大自然的恩赐,最原始的加工工艺,是他们与自然的亲近方式。

△ 4 月10 日,龙文琼带着员工在采摘野生茶,用来制作" 懒汉茶"。 制作野生白茶,阳光必不可少,却不能暴晒,要放在通风处。

用心的茶人,却能将这最为简单的工艺发挥到极致,单是茶芽、茶叶,就能用阳光和温度演绎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的各种姿态,身形优美。茶人们将聚集了整个春天阳光、雨露、花香的新叶小心采摘,仔细洞察大自然与茶的秘密,72 个小时的细心守护,像看护一个新生的婴儿。白茶其实很娇贵的,只能微弱的阳光照耀,即使一阵风引起茶叶间的摩擦,也会让茶叶受伤。有了这份用心呵护,才能将新叶最自然的味道提炼。

用最自然的方式,提炼茶叶最真实的味道,大约是茶人对于茶叶的最高尊重吧。作为一个爱茶者,对于茶的尊重,应该是走入湿重的春山里,看着茶农们如何将茶叶细心采摘,又怎样颠簸下山,鲜叶如何在阳光下优美卷曲,如何与阳光、风对话,才能真正品出新茶里的气息。

这几年,白茶价格飞涨,成了一片新的蓝海,几乎湖南所有的茶厂都开始转向白茶制作,这对于沉寂多时的白茶来说,算得上是迟来的赞誉和认可。不过,市场注定会改变一些东西的,统一总会牺牲一部分茶的个性。茶人们或者坚守最原始的工艺,或者张开双臂拥抱新技术,总会给白茶生产带来一些新的气息。我们无力抗拒,只是希望,技术革新后的白茶里,依旧有阳光的味道,还能有些野性。

(潇湘晨报记者唐兵兵)

[责任编辑:张桂琪]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