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三四月,正是吃艾粑粑好时节


来源:潇湘晨报

每年的三四月,正是做艾粑粑的好时节。新春初雨后,艾蒿就从一片枯黄之中探出嫩黄的叶,那么小,那么柔。艾,又称艾蒿、蒿草、饭蒿等。多年生草本,味苦,略带甘,可食。在那些断粮的年代里,这种青翠水嫩的植物,曾

每年的三四月,正是做艾粑粑的好时节。

新春初雨后,艾蒿就从一片枯黄之中探出嫩黄的叶,那么小,那么柔。

艾,又称艾蒿、蒿草、饭蒿等。多年生草本,味苦,略带甘,可食。在那些断粮的年代里,这种青翠水嫩的植物,曾经填充了我们的饥肠,温馨着我们的亲情。

那时,出了元宵,家里就由一日三顿改成了一日两顿,而且以红薯丝和稀饭为主。直到这些东西都喂不饱我们全家七张口,母亲就望望外面的原野,对姐姐说:“我们采艾蒿菜去,中午做艾粑粑吃!”

母亲带我们在路边一块荒地上采艾蒿。刚长出不久的艾蒿高不过三四寸,细细的略带紫色的茎上,长出四五片叶子,呈菊花状。我们用了大半天就采了一背篓。

母亲将艾蒿洗干净,用开水焯一下,再将几瓢稀饭倒在木盆里,将艾蒿与稀饭拌在一起,反反复复地揉,反反复复地搓。半个小时后,母亲对我和姐姐说:“做艾粑粑啦!”我和姐姐便围拢过去,照着母亲的样子做艾粑粑。先将一团艾米糊糊握在手里,搓圆,再拍扁,一个艾粑粑就算完成了。

艾粑粑蒸出来后,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咬一口,软软的、腻腻的,青草味中带着艾蒿特有的香。吃完后口里带着淡淡的苦,我们放开了吃,也算是这段时间吃了一顿饱饭。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几乎天天都有艾粑粑吃,靠它熬过了那段时光。

后来我到外面求学、工作,家里的状况也随着改革开放得到迅速改善。吃饭已经不是问题,那些红薯、土豆、白菜等不再成为主食,艾粑粑更是只有一些年长的人做着“尝尝新”。

父母亲在的时候,我每年回家乡几次,与父母团聚,吃家乡的红薯、土豆和没有污染的小菜。如果过了二月我还没有回去,母亲还会打电话过来,说是地里的艾蒿长得老高了,回来做艾粑粑吃吧。我知道母亲是想我们一家了,做艾粑粑吃只是一个温暖的托词而已。

文/洪佑良

[责任编辑:袁彧]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