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董扬品评吉利收购路:从“接盘”到“布局”


来源:凤凰网汽车

原标题:董扬品评吉利收购路:从“接盘”到“布局”凤凰网汽车讯 7年前,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7年后,吉利以高于并购沃尔沃汽车两倍的价

原标题:董扬品评吉利收购路:从“接盘”到“布局”

凤凰网汽车讯 7年前,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7年后,吉利以高于并购沃尔沃汽车两倍的价格收购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关于这次收购,行业内最大的声音莫过于“这次,李书福要做什么?”

这次收购事件对于吉利来说意味着什么,日前,凤凰汽车独家对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董会长的解读下,我们看到了这则收购对于吉利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及现实意义。

作为在制造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沃尔沃已经涉足再制造行业70余年,业务遍及全球。根据沃尔沃集团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沃尔沃集团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继续保持增长,市场需求较为强劲。

“在财报的背后,良好的运营能力以及多年的技术品牌沉淀都是吸引吉利收购沃尔沃集团股份的砝码。”董扬说道。

近些年,中国品牌现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而现阶段也是中国汽车品牌茁壮成长的重要阶段。一直以来,吉利商用车已经成为与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并列的吉利控股三大业务板块之一。在吉利的规划中,“十三五”期间,补齐商用车短板是重中之重并定下“2020年销售商用车25万辆”的目标。

此次,收购沃尔沃集团股份,不仅可补齐吉利在商用车业务方面的短板,同时沃尔沃集团在技术方面也将会给吉利商用车品牌输血。未来,吉利将与沃尔沃集团深化合作,发挥吉利在中国的市场拓展经验,探索在电气化、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前沿领域的合作机遇。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商用车市场持续多年高速增长,2017年,商用车在货车增长拉动下,产销增速明显高于上年,分别达到420.9万辆和41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4%,增速分别高于上年5.8和8.2个百分点。

董扬认为,相比7年前收购沃尔沃汽车的“蛇吞象”,这次增股显然是吉利对于商用车领域的“长远布局”。

以下是凤凰汽车对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的访谈实录:

凤凰网汽车:吉利入股沃尔沃集团,让人想起2010年吉利曾全资收购沃尔沃轿车,这一次吉利投入32.5亿欧元获得沃尔沃集团8.2%的股份,金额比当初全盘收购沃尔沃轿车多很多,您对这次的收购怎么看?

董扬: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收购,2010年收购沃尔沃汽车是接盘,责任重大,盈亏自负。本质上,是一家小公司收购一家大公司,运营风险比较大,而沃尔沃集团运行状况一直良好。两次收购不一样,这次属于战略投资,上次是接盘,风险不一样,收益不一样,各方面都不一样。

凤凰网汽车:吉利为什么买沃尔沃集团的股份?

董扬:第一、吉利赚钱了,有闲钱了。当初买沃尔沃汽车的时候,没钱也要买,对吉利是一个重大机遇,这次也是重大机遇,但是没有上次重大。

第二、吉利希望从战略上加重自己沃尔沃的色彩,这对于吉利品牌,对于吉利战略都是有好处的。另外,也说明吉利在过去几年收购沃尔沃汽车以后很成功,吉利自身也感觉很满意。

第三、因为沃尔沃集团本身是有商用车和其他车型产品。吉利入资,是一步先手,预先打下伏笔,但是并不能说明吉利虽然变成沃尔沃集团第一大股东,但是你要讲它就是东风沃尔沃商用车外方股东,还不是,它只一个投资者,第一位的投资者,并不具有决策权。对于它下一步和沃尔沃集团合作开展商用车方面,显然还是有潜在的好处。

第四、如果将来吉利和沃尔沃进一步完美结合,互相之间再次进行紧密合作也是可以的,将来也许吉利越做越好,对沃尔沃的贡献度,控制力以及拥有度越来越增加,也许将来吉利就是沃尔沃,沃尔沃就是吉利。这样的话也不是什么坏事,完全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符合瑞典人民利益,符合中国人民利益。

凤凰网汽车:您说吉利收购沃尔沃集团的股份,是为进军商用车市场埋下了一个伏笔。您觉得中国的商用车市场在未来会对于他们而言有着什么样的机遇?

董扬:关于商用车,我是看到了商用车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必要性都比以前强了。中国经济、中国产业、中国汽车产业、中国交通条件发展到现在的时候,商用车产品也需要更多的升级,商用车的品牌的重要度也在增加,所以商用车现在排放、油耗、安全各方面的要求都很多、很严,也包括将来智能网联也许在商用车会更早地应用。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升级、品牌重要度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外合作的可能性或者必要性在增加。

原来商用车不合资也不是商用车觉悟高,是市场就要求那样做。现在商用车搞一点合资,那也是市场要求那样做。而且我相信这个合资在商用车领域的中外合作,会和以前的、此前的商用车以及乘用车都不一样,不会简单复制。又像轿车一样如何如何,不会的。我认为未来的商用车方面中外汽车的合作应该是一个更加平衡,中外、外方贡献度更加平衡、利益度更加均衡、更加惠及各方,然后中方在这边主导权、贡献度、获益比例都会比以前在乘用车方面的合作要大、要好。

[责任编辑:袁彧]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新闻图片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